秘魯農民總統「自我政變」鬧劇失敗告終 拉美紅色浪潮是虛火?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12月7日,執政16個月的秘魯「農民總統」卡斯蒂略(Pedro Castillo)在其任內第三次國會彈劾投票的幾個小時前,突然搶先在電視上宣布解散國會、成立緊急狀態政府以法令治國、進入全國戒嚴。

以元首身份「自我政變」卻沒有軍方支持的卡斯蒂略可算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多位內閣官員、助手聞言後馬上辭職跳船;國會議員隨後投票大比數通過彈劾;卡斯蒂略坐駕離開總統府後疑因街頭示威造成的交通濟塞所阻,未能趕赴願意收容他的墨西哥大使館,被警方以叛亂罪指控逮捕歸案。其副手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也隨即宣誓就職臨時總統,成為了秘魯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也是秘魯4年來的第5位總統。

卡斯蒂略2021年以鄉下出身農村老師和農民的政治素人背景當選總統,一直被視為拉丁美洲新一波左翼上台紅色浪潮的一環。自2018年以來,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洪都拉斯、智利、哥倫比亞和巴西都由左翼人物贏得國家領袖選舉,使拉丁美洲大片土地泛紅。

不過,跟這一番紅潮一般,這次卡斯蒂略「自我政變」失敗下台,也不是單一事件——各國的左翼執政者都正在面對不同政治困難。

卡斯蒂略被彈劾下台後,首都利馬有民眾上街慶祝。(Reuters)

無能與失治的16個月

卡斯蒂略的執政,可說是「無能」與「失治」的象徵。他上台以來,用人唯親,家人和親信都身陷各種刑罪調查當中,從貪腐、家暴到謀殺都有。他自己及其親屬就有6宗刑事調查在身,其中至少3宗牽涉政府合約,5宗與由總統領導的「犯案網絡」有關,1宗與卡斯蒂略及其妻抄襲論文而取得碩士學位有關,連其女兒也因洗錢罪而正被監禁。

短短一年多,卡斯蒂略就換過5個內閣和超過80位內閣官員,平均每周就換掉超過一位高官。在其「自我政變」之前幾日,其第5位國防部長的請辭就已引來軍事政變的傳聞,使部份反對派國會議員決定留守國會,以免國會被軍隊關閉。此前,他的第6任內政部長,亦曾因為啟動對卡斯蒂略在逃親信的追捕而被炒。他其中一位前交通部長則因為經營非法交通生意而下台,其後更變成被通緝的逃犯。

種種亂象之下,日日處於政治危機之中的卡斯蒂略當然沒有什何政績可言。他一直將自己包裝成政治受害者,但他的民望在上任幾個月後已跌至兩成多的水平(雖然在農村地區其支持度仍有四成多)。投資者近來開始擔心秘魯政治不穩會阻礙經濟發展,該國財政部上月亦調低了本年的經濟增長。卡斯蒂略自己更似乎有在阻礙經濟活動,其上任以來在秘魯兩個大型銅礦阻礙開工的連續示威背後就據稱有政府官員的手影。

11月下旬的一場反卡斯蒂略示威。(Reuters)

搶先政變或是彈劾成功的主因

不過,這次以「持久道德無能」為由以101票贊成、6票反對的大比數通過彈劾的國會,也不是什麼清白之身。秘魯國會的130席如今分裂成16個政黨,當中單一最大黨(24席)就是前總統藤森(Alberto Fujimori)之女藤森慶子(Keiko Fujimori)所領導的人民力量(FP)。藤森慶子在2021年的總統選舉中以不足0.3個百分點的差距敗於卡斯蒂略之後,國會右翼就有着極左奪權的恐懼感,一直試圖彈劾總統,卻在左翼政黨控制大約40席的背景下,兩次都未能達成87席的彈劾門檻。

明顯沒有執政能力的卡斯蒂羅之所以能兩次熬過彈劾投票,一方面是他願意通過一些保守法案去吸引部分反對派議員的支持,而部份議員也希望維持住一個弱勢政府的存在;另一方面,由於2019年之後國會議員都不能即時尋求連任,彈劾總統有可能導致國會重選,現任議員都有失業危機。

在這種限制之下,這次彈劾投票本來也不一定能獲得通過。前兩次彈劾投票的支持人數只分別得46位和55位,遠遠未及門檻,而這次彈劾動議案上簽字的議員則只有67位。卡斯蒂略在彈劾投票前預先策動政變,反而有可能是議員們在震驚之下把心一橫將他趕下台的直接原因。

前總統藤森(Alberto Fujimori)之女藤森慶子(Keiko Fujimori)是卡斯蒂略2021年總統大選的對手。(Getty Images)

策劃政變更顯無能

卡斯蒂略的這次政變,諷刺地有着前總統藤森1992年同樣以民選總統身份「自我政變」關閉國會再獨裁管治八年的影子。不同的是,藤森的政變是在得到軍隊支持之下進行,也沒有街頭民眾的熱切投入。

上月,卡斯蒂略曾威脅過要解散國會,也傳聞曾與軍方領袖溝通探聽他們的意向。然而,在他登上電視宣布解散國會之後,軍方和警方發布聯合聲明稱其行動「不符合現有憲法秩序」,即時與總統割席;秘魯憲法法院亦指其解散國會之舉份屬「政變」;卡斯蒂略的外長也馬上指責政變,呼籲國際社會介入,並即時請辭。美國駐利馬(Lima)大使館也迅速表明反對卡斯蒂略解散國會的立場。

很明顯,卡斯蒂略的政變不只沒有看準民情與時勢,也是在毫無把握之下的貿然之舉。

在國內外的逆流之下,卡斯蒂略的「自我政變」如此即以近似鬧劇的方式告終。其策劃這場政變的無能,也可算是其16個月總統生涯一個頗為適切的句點。

利馬街頭也有示威卡斯蒂略的示威,圖中女士舉着「Pedro(卡斯蒂略之名)朋友,人民跟你在一起」的字句。(Reuters)

不過,卡斯蒂略下台後,秘魯的政治不穩依然未完。原副總統博盧阿爾特宣誓就職「坐正」後,表明希望人民會給予她空間和時間去挽救國家。但在經歷過這一年多來的政治不穩之後,有六成秘魯人都希望政府能重新洗牌,支持提前進行選舉。

而且,由反對派政黨佔多數的國會與總統之間的衝突,似乎也不會因為總統換人而馬上結束。自2016年以來,政界貪腐案大爆之後,秘魯就進入了長期的政治不穩之中,期間兩位前總統都曾面對彈劾,2020年更曾出現一周換了三次總統的亂況。此刻秘魯的政治動蕩最多只是暫時休止而已。

卡斯蒂略的下台,更可能預示拉美近年的紅色浪潮只屬虛火。除了秘魯之外,其他國家的左翼執政者都在面對不同的政治逆風。

拉美左轉的虛與實

在2023年就要進行大選的阿根廷,實際掌握較大權力、很可能出選總統的現任左翼副總統克里斯蒂娜(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近日就被判貪污罪名成立,判監六年,剝削參政權利終生。雖然她預計將會上訴,而且身為副總統的她此刻仍有豁免權,但在左翼執政未能挽救經濟之時,右翼回朝機會較大。

12月7日,副總統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宣誓就任為臨時總統。外界對她所知不多。(Reuters)

而無論是智利和哥倫比亞本年上台的左翼總統博里奇(Gabriel Boric)和佩特羅(Gustavo Petro),還是明年1月即將再登大位的巴西前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都要像卡斯蒂略一般面對反對派擁有龐大勢力的國會。博里奇上任後支持的智利修憲已在公投中失敗收場。盧拉未上任,其試圖繞過憲法以增加高達290億美元政府開支的計劃也遇上各方質疑。

作為這一波拉美紅潮「第一人」的墨西哥總統洛佩斯(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本周亦因為其修改選舉制度的憲法修訂在國會遭遇大挫。反對派各黨團結起來阻止修憲成功,更讓他們有了在2024年共推一位候選人的希望。

根據《經濟學人》最近的分析,拉丁美洲這一波紅潮背後並不是選民更傾向支持左翼所致,而是區內反建制情緒的偶然結果。在區內各國左翼領袖施政不彰的背景下,未來幾年的選舉很可能會證明這一場紅色浪潮,實際上與2000年代初不同,只是一道流於表面的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