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白宮下定決心封殺TikTok? 拜登同特朗普的根本差異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3月7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一同提出給予白宮更大權力封殺包括TikTok在內等外國技術的法案,要求商務部建立審核通訊和資訊科技威脅、進而建立不同解決辦法的統一程序。此法是繼上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共和黨人通過類似法案之後另一個劍指TikTok的法律。

與後者得不到任何民主黨議員支持的情況不同,參議院的這道《限制法案》(RESTRICT Act)不只是兩黨產物,還得到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迅速支持,「我們期望跟民主、共和黨人繼續在此法案上合作,並敦促國會迅速行動將法案送到總統書桌上。」

TikTok難避禁制?

自特朗普2020年任期將滿之際搞出「TikTok被迫賣盤」風波之後,拜登當局對於TikTok的處理手法一直是「存而不論」。在特朗普時代啟動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調查,到了拜登手中一直拖延。去年9月一度傳出委員會與TikTok已接近達成針對其所謂「安全風險」的協議,但最終拜登當局也未有作出最後決定。

當時《紐約時報》就有報道指白宮內部對此有分歧,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立場較為溫和,而沙利文則主張仔細審查對華商業連結。

3月7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一同提出給予白宮更大權力封殺包括TikTok在內等外國技術的法案。(Reuters)

去年12月,字節跳動(Bytedance)承認其員工曾不當進入美國記者的數據,以圖追尋公司內部的媒體洩密者,再次炒熱了封殺TikTok的討論。美國多個州政府,以至加拿大、歐盟三巨頭(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美國聯邦政府,也先後作出了禁止員工在公務設備上安裝TikTok的決定。

隨着共和黨入主美國眾議院,曾稱TikTok是「數碼芬太尼」(digital fentanyl,芬太尼是一種毒品)的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等對華鷹派開始主導政治輿論,封殺TikTok的呼聲就變得更加甚囂塵上。

為了平息美國以至西方世界對於TikTok「中國背景」的不信任,TikTok在美國已經花費15億美元巨款,與美企甲骨文(Oracle)合作,將用戶數據全都儲存在其美國伺服器之上,而甲骨文也將會監視TikTok的原始碼,用以評估其安全風險。根據《華爾街日報》3月6日的報道,TikTok也正計劃在歐洲推出同類政策。

不過,無論TikTok如何以遠遠超過其他社交媒體的程度去爭取美歐的信任,只要其頭上那一頂「中國」帽子不能除下,對於TikTok的壓制依然會接踵而來。畢竟,打壓TikTok是一個商業競爭的問題,打壓中國則是一個國內外政治的問題,對於TikTok和中國的不信任只是一種基於情感的工具而已。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迅速對給予商務部封殺TikTok的參議院法案表示支持。(Reuters)

雖然拜登還沒正式作出封殺TikTok的決定,但從其上任以來的對華施壓來看,對於TikTok的封殺,又或者未至於封殺的其他嚴厲制裁,並不是一個「會否」的問題,而是一個「什麼時候」的問題。

逢中必反的是拜登而不是特朗普?

在對華言詞上,拜登當局聽起來是較為溫和的,往往強調有競爭也有合作、強調競爭必需設立防護欄、強調無意搞新冷戰,與特朗普稱中國「強姦」美國之類的粗暴言論相距甚遠。但在行動上,拜登卻一以貫之的將中美關係推向一種絕無解決方法的對抗境地之中。

在特朗普時代的貿易戰之中,至少在公開的政策目標上,美方對中國往往有着較為具體的要求,例如多買美國貨、作出所謂的「結構性改革」(禁止強迫性技術轉讓、限制國家補貼等等)。2020年1月簽訂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就處理了前一點。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或中國企業無論做什麼也解決不了的極限打壓,其封殺華為的種種行動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但即使在這些案例之中,其動機也是具體的——華為的確在5G通訊技術和設備市場中跑出——而非單純的一刀切針對「一切來自中國的」。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圖為2023年3月7日,中國外長秦剛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他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他在記者會上拿着一本中國憲法並閱讀。(Reuters)

但到了拜登當政之後,其針對中國或中國機構的施壓,很多時候卻不是以具體的要求或動機為先,而是以打壓「一切來自中國的」為大前題,具體制裁項目只是這個前題的後續。拜登當局去年推出的晶片禁令就是一個最明確的例子,其中的規則是一刀切限制對華高階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甚至禁止美國人為中國晶片業發展服務。

這種壓制跟美國其他對外制裁都不一樣。如果伊朗放棄核計劃和導彈發展、如果俄羅斯從烏克蘭退兵並宣布停戰、如果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與反對派和解並舉行西方監督下的選舉,我們很容易想像到美國將會撤回對於這些國家的大部份制裁。但要美國放棄對中國的窮追猛打,中國有什麼可以做的嗎?答案似乎是沒有。

事實上,拜登去年10月推出的晶片禁令已沒有提及中國可以做什麼來換取美國撤除制裁的要求。未來即將推出針對TikTok的壓制,以至傳將出台的對華投資限制,相信也會跟從這一套不宣之於口的「逢中必反」邏輯。這也是拜登和特朗普對華態度的根本差異所在。

事已至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習近平日前為何會罕有地點名美國的「全方位遏制、圍堵、打壓」,以及秦剛對美國口中對華「競爭」實屬「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的形容。

《限制法案》(RESTRICT Act)主要內容為何?

給予白宮更大權力封殺外國技術,要求商務部建立審核通訊和資訊科技威脅、進而建立不同解決辦法的統一程序。

拜登幕僚當中,誰首先公開表態支持《限制法案》?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