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俄|美國吃了酸葡萄 中國能否充當俄烏戰爭斡旋人成焦點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剛剛獲得第三任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對俄羅斯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10年前,習近平首次出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訪也是俄羅斯。在沙特伊朗恢復關係,中國取得重大外交突破之後,中國能否擔當俄烏戰爭斡旋人的角色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習近平訪俄:是勸和? 是施壓」,是西方國際輿論普遍的論調。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3月17日就此表示,「我們不支持中國在與莫斯科的會談上提出的停火呼籲,這隻會讓俄羅斯受益」。柯比明確表示,美國「不支持中國在此時提出的停火呼籲。」

柯比繼續表示,美國正在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將其對俄羅斯的外交支持擴大到提供武器彈藥的軍事支持。但約翰柯比其實早前就此表示,北京並沒有「排除這個想法」。他說, 「但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跡象可以證實中國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也沒有看到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武器」。事實上,就連拜登早期也親自表示過「不預期中國會採取重大行動提供武器給俄羅斯」。

就著一件莫須有的事情,已經反覆炒作了一兩個月。此番習近平出訪前,美國還在提這些,顯然是沒什麼好說的,只能酸酸的有所回應。事實上,美方高度關注習近平對俄羅斯的訪問,美方臆測訪俄計劃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美國一些人顯然不願看到此訪順利成功。

當然,也要看清,美國採取一貫的典型的認知戰手法:先是密集釋放所謂情報訊息,「預言」中方可能採取的政策行動,再通過官、學、媒相互印證、反覆渲染,以此來限縮中國的空間。習近平訪俄前,必然又是炒作一輪「是勸和? 是施壓」以及「提供武器給俄羅斯」,都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一些西方人肯定會雞蛋裏挑骨頭,各種指責抹黑。

3月17日,拜登被問及對普京與習近平會面時說,「我們且看看進行得怎樣」。(Reuters)

但中國領導人訪俄,顯然不需要看任何國家臉色。美國越是威脅訛詐,中國就越要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作出判斷抉擇。

美國越是這樣「敲鑼打鼓走夜路」,越暴露了自身心虛。近年來,美國一手對中俄搞「雙遏制」,一手在中俄間「打釘子」。烏克蘭危機燃爆後,美國一手借「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削弱俄羅斯,一手推進「印太版北約」,拉近同盟體系加大對中國圍堵。美國想同時壓垮中俄兩個大國,只能是左支右絀,反而讓中俄背靠背協作關係越來越緊密。

而中俄越是走得近、站得穩、發展得好,美國就越擔心害怕。早在199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就在《大棋局》中寫道,美國最大的潛在危險是中國與俄羅斯或許還有伊朗結成大聯盟。

中俄是搬不走的鄰居、拆不散的朋友,是朋友就要多走動、多交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3月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用了三個核心詞彙形容此次習近平的國事訪問——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習近平和普京兩人惺惺相惜,友好關係全球有目共睹,這自然是一場兩人的友誼之旅。而所謂合作之旅,必須要看到中俄關系發展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俄羅斯有能源有土地,中國有人力有資本,兩國是優勢互補的合作夥伴。202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1900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120%,中國連續13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兩國大項目合作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本幣結算規模不斷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官宣訪俄的前一天,3月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新聞處稱,普京支持在外貝加爾邊疆區建立國際超前發展區。外貝加爾,通過五個口岸與中國相連,其境內的「外貝加爾斯克國際公路口岸」,更是一家獨佔了中俄貿易70%的份額。

北京地區3月16日開出首趟中歐班列, 目的地為莫斯科(微信公眾號@中國鐵路)

還有就是,同樣在就在官宣訪俄的前一天,3月16日,北京首趟中歐班列滿載汽車配件、建材、家電、銅版紙、布料、服裝、家居等貨物從北京平谷馬坊站駛出。該班列共裝載55個40英尺集裝箱,將經由滿洲里鐵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直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些都是中俄合作的進一步推進。可見,中俄關系不是大哥小弟式的所謂「結盟」,而是堂堂正正、坦坦蕩蕩、互利共贏的關係。

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本質上不是不想跟西方國家搞好關係,但中俄不斷做大「朋友圈」,推動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掌握前途命運,動了美國利益的奶酪。近年來,中俄帶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帶領發展中國家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直接挑戰了美國霸權。於是美國不斷給中俄關系扣上「邪惡軸心」「威權聯盟」的帽子,誣衊中俄走近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鼓動「美歐對抗中俄」的新冷戰。然而,美國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濾鏡審視中俄關系,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的倒影。

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22年2月4日北京主辧冬季奧運期間,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Reuters)

近年來,美國及其盟友們迷信霸權脅迫,用「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挑動陣營對抗,熱衷「築牆設壘」「長臂管轄」「脱鈎斷鏈」。從北約到七國集團,從「五眼聯盟」到「四邊機制」,再到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美國疊牀架屋搭建「小圈子」,打造反華反俄「輻軸體系」,試圖將世界拖入分裂和對抗的深淵,才是國際規則和秩序頭號破壞者。

越來越多人正在看清,當前國際關係的主要矛盾不是什麼「民主對抗威權」,而是霸權與反霸、強權與公理之爭,對抗霸權主義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而這是中國口中「和平之旅」的基本內涵。

也很有意思地,此前一天,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和中國外長秦剛通電話時,庫列巴祝賀中國近期成功促成沙特與伊朗和解。同時,庫列巴還表示,看到中方推動烏克蘭危機停火止戰的誠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溝通。北京促成沙特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大國的歷史性和解,國際社會一片叫好。中國的客觀公道,中國領導人的外交藝術,烏克蘭也看在眼裏。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鑰匙,其實不在中國手中,而是在美西方手中。但中國也沒有袖手旁觀,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烏克蘭也看在眼裏。

此次習近平訪問俄羅斯,肯定中國會以自己的方式來勸和促談,結果如何,都不應過於著急於立刻就能有一個清楚的結果。就如同沙特和伊朗的復交,也都是經歷了「鴨子划水」,終等到有一天才可以開花結果。此次習近平的訪問,必然會為「和平之旅」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