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競爭是一場「新冷戰」,歐洲才是主戰場|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說過:「將歐洲團結起來的不會是任何歐洲政客,而是中國人」。如果戴高樂看到當下的歐洲如何因中國而分裂卻非團結,想必他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原文載於觀察者網

撰文:周波 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聯合訪華以示歐洲團結,但卻顯得南轅北轍。馮德萊恩批評了中國與俄羅斯的友誼,並談到了「去風險「的需要。馬克龍則表示,歐洲必須避免被捲入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任何衝突,並認為歐洲不應成為美國的「附庸」。

歐洲的戰略自主在於它如何獨立處理與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大國的關係,但這在短期內很難實現。隨着烏克蘭戰火肆虐,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美國。針對馬克龍的言論,美國參議員魯比奧說,如果歐洲不在台海問題上選邊站隊,那麼也許美國應該專注於台灣,讓歐洲人自己處理烏克蘭危機。

無論俄烏衝突持續多久,最有可能的結果仍將是停戰。去年,俄羅斯宣布將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併入俄羅斯領土。儘管俄羅斯無法完全控制這四個地區,但它必須佔據一些,以證明其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合理性。這讓烏克蘭面臨着一個噩夢般的局面:既無法加入北約,卻又將在失去克里米亞後丟掉更多領土。

烏克蘭局勢:2023年5月4日,在烏克蘭基輔,一架被擊落的無人機殘骸降落在地面上後當地冒出濃煙。烏克蘭起初指控是俄軍所為,其後承認是自行擊落己方失控的無人機。(Reuters)

歐洲不可能在北約的陰影下實現戰略自主。馬克龍曾說北約已「腦死亡」。北約的支持者可以指着芬蘭的加入說,北約正在變得更受歡迎。但馬克龍仍然是對的。這場戰爭絕妙地詮釋了北約的尷尬處境:無論多麼強大,北約都不敢對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國發動攻擊;但聲稱自己是一個防禦組織也很離譜,畢竟,眼下是31個國家在聯合起來對付一個國家。

北約可能會存活下去,甚至能挺到慶祝成立一百周年,但如果它只是變得無關緊要,那又怎樣?英葡聯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聯盟,有600多年歷史,但有多少人知道,又有誰真正在乎?

許多人都在討論另一場冷戰的到來。如果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唯一共識是避免熱戰,那麼我們可能已經處於一場新的冷戰中。不過,這一次的不同之處在於,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競爭,而不再是兩個陣營的競爭。

圖為2023年3月1日,歐盟旗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聯盟委員會總部外飄揚。(Reuters)

這場競爭首先看的是誰犯的錯誤更少,其次是看誰能更好獲取第三方的支持。主要戰場不是在全球南方,因為美國在那裏已完敗給中國,尤其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主戰場也不會在印太地區,那裏很少有國家願意選邊站隊。新冷戰的主戰場將是在歐洲,那裏包括美國的大部分盟友,而他們的最大貿易夥伴卻是中國。

隨着時間推移,跨大西洋聯盟必將式微。即使美國的衰落是緩慢的,它也無法維持全球軍力部署的費用。它將不得不從世界多地包括中東和歐洲撤出,把重點放在印太地區,因為美國認定中國是一個長期威脅。歷屆美國總統,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要求歐洲人承擔更多的自身安全責任。換言之,即使歐洲不情願,它也必須戰略自主。

中歐關係:圖為中國國旗與歐盟旗幟。(Getty)

歐洲同時把中國當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這說明歐洲對中國的困惑,而非中國的真正本質。今年以來,歐洲多國領導人訪問了中國,原因很簡單:歐洲不能同時與中俄兩國為敵。俄烏衝突持續時間越長,歐洲就愈期待中國幫助調解。

歐洲大概會以務實的態度處理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即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應對,而不是選邊站隊。

只有一種情況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歐中關係:台海戰爭。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台灣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圖為2023年2月25日,鏡頭下位於台北的中正紀念堂。(Reuters)

雖然大多數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但兩岸融合的進程已經開始。據估計,2020年有120萬台灣人,或台灣人口的5%,在大陸生活和工作。只要中國保持開放,這一進程就不會停止。

北京的戰略耐心也體現在大陸在台島周圍的第二次軍事演習中。即使北京明確將蔡英文與美眾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的會面視為挑釁,其反應也比麥卡錫前任佩洛西訪台時要謹慎得多。此次軍事演習模擬了打擊,但沒有進行實彈射擊。

中國比誰都清楚,和平統一最符合其利益。更重要的是,和平統一仍然是可能的。

戴高樂的最大政治遺產是,戴高樂之後的每一位法國政治家似乎都是戴高樂主義者。但是,如果說戴高樂是在為法國代言,那麼馬克龍則是在試圖為歐洲代言。時間會證明,他比馮德萊恩更有遠見。在21世紀的多極世界中,只有成為一極,歐洲才最能展現其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