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人質協議換四日停火 以色列和哈馬斯的「競合」關係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時間接近特拉維夫11月22日清晨3時,以色列內閣全體38位成員經過數小時辯論之後,正式同意接受與哈馬斯的交換人質條件,哈馬斯將分批釋放50名人質,換取以色列在加沙走廊的四日停火,以及釋放150名在囚的巴勒斯坦人,雙方獲釋者皆將以婦女及未成年者為主。首批人質的釋放預計將在23日落實。以色列的官方聲明還表示,哈馬斯如果多加釋放10名人質,將能換取到一天停火。

除了「人質交換換取暫時停火」之外,以色列據報亦會容許更多人道物資進入加沙,由今天每日數十上百架貨車的規模增加至每日300架,當中亦將包括煮食油和(給醫院使用的)燃料輸入。(按:戰前每日平均有大約500架貨車進入加沙。)

同時,哈馬斯方面聲言,以色列還承諾在停火期間會停止所有在南加沙的空中監視,在北加沙只維持每日六小時的空中監視。空中監視是以軍偵察哈馬斯人員進出地道活動痕跡的重要工具,此等承諾很明顯是要避免哈馬斯在地道送出人質途中暴露出地道入口位置和成員行蹤。

在以色列的內閣中,大多成員都支持了這次交換人質協議,反對者據報只有其中一個極右政黨「猶太力量」(Otzma Yehudit)的閣員。其他右翼在以色列軍方和情報部門的說服之下都同意支持協議。

11月21日,特拉維夫街頭的示威者要求政府要以救出所有人質為首要任務。(Reuters)

不過,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就表明,在暫時停火之後,戰爭將會繼續。以色列政府的聲明亦指出,救出所有人質、完全消滅哈馬斯、保證加沙不會再對以色列構成新威脅,將會是戰事的三大目標。

目前,加沙內大概有240位人質,多在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IJ)手上。這些在10月7日被擄走的人質是哈馬斯的重要籌碼,使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更為複雜,並在以色列國內增添人質家屬對政府的壓力,而且也是換回在囚巴勒斯坦人的本錢。如今被視為哈馬斯內最具權力人物的加沙哈馬斯領袖辛瓦爾(Yahya Sinwar)本身就是在囚以色列23年、最終在2011年透過人質交換獲送回加沙的人物。

為何在加沙軍事行動遠遠未達「消滅哈馬斯」戰果之際,內塔尼亞胡會同意暫時停火而換回部份人質?為何在以軍目標依然是要殺死辛瓦爾等哈馬斯領袖之時,辛瓦爾卻願意放棄手上的一部份籌碼,甚至冒上在釋放人質的過程中暴露出哈馬斯人員行蹤的風險?

11月21日,約旦方面正在南加沙建設臨時戰地醫院。(Reuters)

在10月7日之前,內塔尼亞胡同辛瓦爾之間本身就存在着一種競爭和合作的關係。雖然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台面上是死敵,但內塔尼亞胡一直希望保存哈馬斯在加沙的實力,製造西岸法塔赫(Fatah)和加沙哈馬斯的衝突,讓兩國方案永無進展可能,並試圖將哈馬斯「馴養」成加沙版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將之變為其間接管理巴勒斯坦民眾的合作夥伴。

而在獄中學成希伯來文以「知敵」的辛瓦爾,則看準了內塔尼亞胡的盤算,利用其馴化哈馬斯的動機來為哈馬斯爭取資源,甚至曾出手叫停伊斯蘭聖戰組織對以色列的攻擊,以換取內氏的合作。哈馬斯最終在10月7日的驚人越境攻擊中利用這種競合關係的背景,進再打破原有的競合關係,為以巴局勢和區內國際政治揭開了新的一頁。

今天的人質交換和暫時停火,可算是另一種競合關係的出現。

在此,內塔尼亞胡的目標已經是擺明車馬的要消滅加沙哈馬斯的所有有生力量,而辛瓦爾也揭破了哈馬斯可被管控的假像,擺明車馬是要透過加沙的血腥局勢來喚起整個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支持,希望重建對以色列國體的有力威脅,並將哈馬斯以消滅以色列為宗的強硬路線變成巴勒斯坦解放運動的主流(按: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阿巴斯已年屈八十八,並無明顯繼任人,正臨權力交接之機)。

2023年11月21日,以巴衝突持續,加沙竄起濃煙。(Reuters)

不過,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博奕之中,雙方還有短暫的共同利益,合作的空間依然存在。

一方面,以色列的行軍明顯無法在短期內嚴重打擊哈馬斯的有生力量,從今天哈馬斯主力明顯已從北加沙退回南加沙的局面之中,最樂觀的估計也認為以軍至少還要打好幾個月。在加沙死亡人數超過1.3萬、人道慘劇影像日日登上媒體頭條之際,內塔尼亞胡必須為其加沙軍事行動增添「可持續性」。

這分成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國內「疑戰」的聲音主要出自人質家屬。內塔尼亞胡此次暫時停戰的決定,就是要向他們展示出其拯救人質的決心,甚至願意為此暫緩軍事行動。

國外鋪天蓋地的「停戰」壓力則是出於加沙的人道危機和平民死傷慘況。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容許人道救援物質大量進入加沙,當然有可能在資源上和民心上幫助哈馬斯(按:南加沙已多次出現反哈馬斯的抗議),卻是戰爭「可持續性」所必需的--在最大化人道壓力的「圍城」策略和對哈馬斯持續進行直接打擊之間,內塔尼亞胡似乎選擇了後者。

11月21日,加沙民眾在與埃及接壤的拉法接收聯合國送來的麵粉。(Reuters)

另一方面,哈馬斯也有同以色列合作的利益考慮。無論是物質的輸入、戰爭的暫停和空中監視的限制,都有助哈馬斯重整旗鼓,更好地準備迎接以軍下一波的攻擊,而這個喘息之機還有一些可能導致以色列最終無法有效重啟戰爭,「10個人質換1天停火」的條款亦讓哈馬斯操控了啟動停火的主動權。

經談判後釋放人質,雖然不能改變以色列和西方國家對於哈馬斯的恐怖組織定性,卻顯示出辛瓦爾是可談判的對象,這有可能會導致未被釋放的人質家屬再加對內塔尼亞胡政府施壓,長遠而言也為未來可能需要透過和談停戰留下空間。在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對巴勒斯坦的聲援只限於「嘴上」和「口袋裏」(即人道援助和資金)之際,如何避免哈馬斯真的被以軍消滅,似乎已變成辛瓦爾更符合政治現實的短期目標。

但這種生死競爭之中的合作,充滿不確定性。雙方都有破壞停火、諉過對方,又或者利用停火局勢來爭奪戰場優勢的動機。在人道災難之中,這種暫時停火只能算是有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