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旺角人流勁插 日靠十單外賣 粥舖老闆娘歎:唔知點生存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過去一年,香港經歷反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旺角區除主要街道西洋菜南街成吉舖「重災區」外,周邊二線街道同樣哀鴻遍野,空置率急速上升。有區內小食店商戶指,生意額大跌七成,年初至今「個個月蝕住做」;亦有經營粥店約25年的商戶坦言,「過去半年白做冇糧出」、「唔知點生存」。

據本報統計,截至七月底,旺角西洋菜南街、彌敦道、花園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及奶路臣街,七條街道合共有69個吉舖,西洋菜南街固然為重災區,佔22間,街內多家化妝品店、手錶店及服裝店等紛紛結業及退租。其次為小食店集中地的二線街道登打士街,有多達12間吉舖,主要集中在靠近廣華街的潮流地域地舖。

山東街出現一連4間吉舖

至於山東街吉舖數量亦多達10間,當中更出現「四連吉」情況,位於山東街51至57號地舖,個別舖位原租戶為藥房及甜品店許留山。而彌敦道、花園街、豉油街及奶路臣街,則分別有約4至8間吉舖。

粥舖老闆娘:全日得十單外賣

自政府推出限聚令及禁堂食後,本身已吉舖連連的街道,人流進一步減少。於旺角花園街開設粥舖超過25年的蔡太表示,限制堂食措施下,生意「直情冇得做」,「曾試過全日只得十宗外賣,未計及燈油火蠟租金,都唔夠俾人工。」她已讓部分員工直接放假,又形容「唔知點生存」。

她又指,目前市況為多年來最差,「差到形容唔到」,生意額跌完一半,再跌一半,累積跌幅已高達七成。她又透露,由年初起每個月都「蝕住做」,「就算唔洗交租都計唔掂,過去半年自己係白做,冇糧出,唔知可以支持到幾耐。」

於花園街開設粥舖超過25年的蔡太太表示,過去半年係白做。(蔡偉南攝)

至於去年九月份才於旺角奶路臣街開設小食店的葉先生表示,「收緊防疫措施後,午飯時段都冇咩人行過,區內人流較年初大幅減少五成,生意額則勁挫七成」。開業不足一年,但他慨歎指,過去半年每個月都蝕本,坦言「完全冇辦法改善,唯有盡捱啦」。

小食店東主:盡捱啦!

對於前景,他以為第一波疫情完結後,市況會好轉,但竟接二連三出現第二、第三波疫情,未來市況很視乎政府如何處理,若疫情一直持續,相信經濟不會好轉。

他又指出,社會運動構成的影響不及疫情嚴重。他解釋,去年發生的社會運動通常在周末進行,期間市民仍需外出用膳,實際上對飲食業影響不大。但疫情卻持續地影響人流,市民不敢外出及減少聚會,戶外活動大減,直言「行過買串魚蛋的市民都少左好多」。

去年九月份才於奶路臣街開設小食店的葉先生表示,過去半年每個月都要蝕本。(蔡偉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