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公屋擠迫戶 儲錢7年400萬買納米私樓 女護士:呢個係第一步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在港買樓靠「父幹」已成為新常態,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嘉欣為一名公立醫院護士,從小與家人居住在300平方呎的公屋單位,最擠迫時期曾有六個人共住。成長時期,嘉欣的居住環境缺乏私人空間,故畢業後,她利用七年時間「儲錢」存下100萬元首期,並於2019年斥資近400萬元買入元朗瑧頤一個面積約238平呎的開放式單位,總算擁有自己的小天地。

冀循序漸進地「樓換樓」

與嘉欣交談期間,發現她是一個有目標、對將來有追求的年輕人。 「細就細啲(現時單位),但呢個會係我嘅第一步。」她透露自己的「十年計劃,就是循序漸進地「樓換樓」,冀由現時的元朗開放式單位,日後換至市區的一房單位。

「買樓、供樓份錢都係自己出」

「今次買樓嘅錢全都是靠自己一手一腳,用七年時間儲返來。」是次以近400萬元入市,每月供樓支出逾1.2萬元。嘉欣指,「 買樓、供樓份錢都係我自己出,無人幫我!就算係屋企、朋友都無幫我!」她為自己不用靠「父幹」而成功買樓,感到自豪。

她指,自己為買樓,生活變得節儉,盡量做到「應使則使」,「連化妝品都唔會買太多,奢侈品就更加唔會諗。」她笑指,曾試過去旅行選擇早機,前一晚訓機場,以省卻一晚酒店開支。「個個女仔都會有一個好啲嘅手袋,但我想買樓,唔買袋啦。」

「慳出第一個本」再部署投資

「我好記得我一畢業嗰時,個戶口得二千蚊。所以我覺得我都幾叻,做咗幾年野,儲到100萬出嚟做首期買樓。」她透露,其上車之路首先是要「慳出第一個本」,然後再思考如何運用本金作投資,投身社會初期的她對投資一竅不通,便先從低風險產品入手,然後才涉足其他投資。

女護士嘉欣指,因作息時間問題,經常與同住的家人產生爭執。(歐嘉樂攝)

為上車拒租樓 忍受與家人爭執

堅持買樓,嘉欣有其「苦衷」。她解釋道,從小與家人居住在300平方呎的公屋單位,最擠迫時期曾有六個人共住,長大後,自己的工作是實行輪班制,當「返夜更」時,須工作至早上才回家休息,與家人的作息時間完全相反,令其無法好好休息。相反,有時候需要「返早更」,早上5點多便起床梳洗,打擾到家人,她坦言因此經常與家人產生磨擦爭執。

面對「同住難」,不少人會考慮先搬出去、租樓住,但嘉欣選擇忍耐數年,「我租樓等於幫人供樓,咁我就唔想咁。」如不少上車族的心態一樣,省卻租金支出,就是為了加快儲錢,達成上車目標。

01驗樓 ︰「買樓唔同買棵菜」。若沒有人從旁指導,業主們手執驗樓表,或因毫無經驗而感到迷茫、無從入手,甚至忽略單位的重要缺陷。若希望《香港01》為你驗樓,可簡單寫下自己的「上車」故事,並將個人聯絡方式電郵至:property@hk01.com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