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屆政府賣地47幅「排尾二」 代理籲有系統擴展市區周邊綠化地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現屆政府將於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有代理統計數據指,上一屆政府的五年任期內,賣地數目為47幅,為歷屆「排尾二」。故代理建議,今屆政府必須從短、中、長期三方面加快土地供應,從根源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並建議有系統地擴展市區周邊綠化地。

據世紀21研究部資料,第一屆政府任職期間(1997至2002年)樓價拾級而下,累積跌幅57%,直至第二屆政府中途由曾蔭權接任特首,樓價逐步回穩,及後急速飊升43%。綜合過去五屆政府,樓價累計升幅達三倍多,當中第三屆政府任期(2007至2012年)內,樓價升幅最急促,升幅達100%。即使上屆政府(2017至2022年)在疫情及至社會運動衝擊下,期內樓價升幅亦達13%。

(世紀21研究部)

不過該行指,由第三屆至第五屆政府期內,「辣招稅」如SSD、BSD、DSD等措施不停推出,樓價加快急升,反映辣招成功打壓樓市交易數量及購買能力,亦令換樓變得極困難,將換樓意欲鎖死,將該批房產抽離市場,樓市在已經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樓價急升。

第四屆政府賣出超過110幅土地

比較過去五屆政府於土地供應的數字,按過去五屆政府在賣地成績的反映,當中以前特首梁振英領導的第四屆政府最出力,賣出超過110幅土地,涉逾134公頃,而上屆政府(第五屆)則只賣出41.25公頃,是五屆政府中的「尾二」。

過去五年政府賣地減少、港鐵批出項目亦減少,該行認為,期內私人住宅的潛在供應原地踏步,據房屋局的私人住宅一手供應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一手市場潛在供應為98,000伙,與五年前(2017年6月底)維持一樣,市場潛在供應於未來數年更會出現「瓶頸」,相信未來數年私樓落成量將顯著回落,要維持未來私人住宅的穩定供應,必須有效地加快私人住宅的土地供應。

(世紀21研究部)

建議簡化規劃程序、加快土地共享

世紀21建議,今屆特區政府短期可簡化規劃及改變用途程序,盡可能於短期內加快生地轉熟地,同時加快「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借助發展商的資源加快私營以至公營的房屋供應。

中期而言,政府已展開多個新界新發展區計劃,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以至元朗南等,認為現階段政府應加快計劃實施,盡快批出新發展區的賣地及換地申請,同時有系統地擴展市區周邊地區,將部分工業地、綠化地改劃作住宅的規劃,擴大市區版圖至周邊綠化地。至於長期方面,政府可考慮加快「明日大嶼」步伐,以減低發展郊野公園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