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文旅新舊融合 數景區3年內有條件免票1次 1地曾被TVB劇取景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1月5日至7日,在廣西賀州市委宣傳部邀請下,《香港01》出席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賀州行主題採訪活動,與另外14家來自大灣區的主流媒體一同了解賀州最新發展情況。

位於桂、湘、粵三省區交界的賀州融合了瀟湘文化及嶺南文化,此外更有瑤族文化、客家文化,文化底蘊深厚,並擁有眾多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旅遊資源豐富,市區外遊客有超過七成來自大灣區。隨著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現時從香港西九龍站乘坐高鐵,只需兩小時多即可直達賀州,為歡迎港人,多個景區更宣布憑指定日子、車次車票及身份證件可免門票入景區1次,優惠一直持續至2027年底。

1月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其中重慶西至香港西九龍G319/320次往返增加賀州停站辦客。對此,賀州市文旅部門、企業推出多種優惠政策。遊客憑1月5日重慶西至香港西九龍G319/G320車票和身份證到黃姚古鎮、姑婆山景區、玉石林景區遊玩,可享受1次免票入園優惠政策,本次免票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當地還將推出2025賀州溫泉嘉年華活動,聯合賀州市各溫泉企業及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一起推出優惠促銷政策,吸引更多的遊客到賀州盡情享受各式各樣的溫泉體驗。

相關報道:西九兩小時直達「大灣區後花園」廣西賀州 七旬港客嘆今非昔比(點圖放大閱覽)

《茶是故鄉濃》等經典劇集取景地 港人免票入「華南最大天然氧吧」

賀州市近年致力建設「山水園林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美麗後花園」的目標,並積極打造文旅康養產業集群,其中一亮點就是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位於廣西東北部;湘、桂、粵三省(區)交界處的萌渚嶺南端廣西賀州市平桂區境內,距市區(八步)中心僅26公里,姑婆山方圓80公里是天然動植物王國,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東第一高峰。2006年,公園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被譽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中國生態文明網)

公園與香港頗有緣份,是無綫電視劇集《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的取景地。面積10多畝、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半山上的茶園方圓,是《茶是故鄉濃》外景拍攝地,據官網介紹,每到春季,美麗的採茶姑娘和翠綠的茶葉相映成趣,可一邊欣賞美麗風景,一邊親自採摘茶葉,品嘗故鄉清茶,似乎感覺已經到了一個世外桃園。而遊客也可到《酒是故鄉醇》外景拍攝地—九鋪香大酒坊品嘗美酒。

《茶是故鄉濃》海報。
《茶是故鄉濃》劇照。
九鋪香大酒坊。(主辦方提供)

賀州市姑婆山景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朝明介紹,景區2023年遊客接待量達63萬人次,其中一半的遊客都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更吸引了很多影迷前來遊玩,他們對此非常滿意,因為能親身體驗以往只能在電視看到賀州的山水及特色產品。

為了向港客展示歡迎,侯朝明表示,公園會對乘搭1月5日賀州—香港西九龍G319/320次的香港人免門票,符合資格的港客只需出示相關證明即可入園。而對於成本、收入問題,他強調,現時最重要的是要擦亮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這一招牌,打入香港的市場,並再次強調了對香港人的歡迎。

公園2006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主辦方提供)

2022年,賀州市成為廣西首個「中國溫泉之城」,而姑婆山景區的一大特色就是「森林康養+溫泉」。

姑婆山產業區管委森林資源保護利用部部長鄧崇浪介紹道,姑婆山景區森林資源豐富,是天然的氧吧,但同時溫泉水質優良,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體驗。因此,在原有基礎上,景區創新性地增加「體育+康養」板塊,打造集體育訓練、溫泉理療於一體的溫泉體育基地。

負責人介紹,姑婆山景區溫泉水質優良,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主辦方提供)
賀州市成為廣西首個「中國溫泉之城」,而姑婆山景區的一大特色就是「森林康養+溫泉」。(主辦方提供)

多文化長期交融 鄉村旅遊成發展新路徑

賀州文旅資源不止於山水園林,現時,全市共有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9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8個中國傳統村落,95個廣西傳統村落,總量居全區第二。通過提升基礎設施,修繕傳統民居等方式,當地古村落實現由「靜態保護」到「活態利用」的升級,進一步促進文旅發展。

地處於廣西和湖南交界處的岔山村具有600多年歷史,擁有著名的「瀟賀古道」。據村支書楊志魁介紹,該村古時為南北水上交通的必經點之一,被稱「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惟在陸上交通的發展下,村子漸漸沒落,到2015年建檔立卡開展脫貧攻堅時,集體收入幾乎為零。可近10年,透過挖掘歷史資源,該村積極發展鄉村生態休閒旅遊,以「互聯網+古街+美食」作為發展模式,搖身一變成為旅遊村,去年接待遊客達49萬,集體收入近60萬。

相鄰的秀水村同樣是區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保存古門樓、東江石拱橋、狀元樓、東江書院遺址,以及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其素有「耕讀傳家」傳統,自唐朝開元時期共出產26名進士,27名舉人。

據富川縣住建局副局長鄧清福表示,該縣共設27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其中有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個瑤族特色村寨,它們經保護及開發後,現時皆成為粵港澳遊客的打卡點,而岔山村、秀水村正是作為千年古縣的富川對古村落保護開發的縮影。

深受大灣區遊客歡迎的還有黃姚古鎮,其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可追溯至宋朝開寶年間,並保存大量明清建築,遊客可選擇居於古街的民宿中,享受愜意時光之餘也可領略地道民俗風情。

黃姚古鎮的遊客。(陳進安攝)
+4

黃姚古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曉龍透露,景區去年接待超過130萬人次遊客,其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超過60%。

古鎮有300多家民間建築,但目前僅開發180多家,因此,他們希望能引進更多來自粵港澳的資本與商家,一同合作開發高端民宿、文創藝術等項目。

此外,媒體還到訪了黃姚香谷、茅刀源村中草藥種植基地、荷塘老寨等地。其中,黃姚香谷由賀州農投集團投資建設運營,是昭平縣鄉村振興產業示範區項目,集農業、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文旅項目,以「農業+旅遊」、「研學+旅遊」為名片,並憑藉其蔬菜及芳香產業參與振興鄉村。

黃姚香谷距離5A級景區黃姚古鎮約800米,園區佔地面積500多畝。(主辦方提供)

茅刀源村中草藥種植基地是「民族特色村寨+康養產業+鄉村旅遊」模式的體現,向遊客展示「瑤醫藥」這一瑤族獨特的醫藥體系,建有民宿、藥膳房、百草園科普基地等設施。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合流轉土地,近年茅刀源村引進廣西錦沐仁和中草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建成1800畝中草藥示範種植基地,以一產帶動二產、三產發展,推動農旅融合。

荷塘老寨則處於喀斯特地貌環境中,四周群山形同「聚寶盆」,當地在保留傳統鄉村風貌的基礎上改造,搖身一變成年輕遊客的打卡點。營運負責人覃卓表示,荷塘老寨以「來者皆親,居者皆鄰」作為鄰里文化。此外,他們通過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傳遞慢生活概念,提高荷塘村知名度,目前已有13名「新村民」留下發展,同時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