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感受患者處境 浙江醫生幫自己作腸胃鏡檢查

撰文:李虎門
出版:更新:

側臥在手術床上,醫生一邊安慰病人,一邊將胃鏡緩緩插入病人口中,然後不斷調整角度和幅度,全方位檢查胃部狀態。這是胃腸鏡檢查的正常操作。
而最近,浙江義烏一名醫生金城鋒,就向大家展示了一門絕活:獨坐在手術室裡,右手操控著插入喉嚨的胃鏡管子,眼睛緊盯著眼前的螢幕,淡定地觀察自己的胃部環境。

圖為浙江32歲男醫生自己給自己做胃腸鏡。(截取網絡)

大約2、3年前,浙江大學醫學院消化內科醫生金城鋒,發現自己的胃腸功能變得不大好,左下腹偶爾會脹痛,飲食不當、腹部受涼後容易拉肚子。近半年來,胃腸不適的情況加重了,腹痛和腹瀉的頻率變高。

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他每天都向患者科普胃腸鏡檢查的必要性,但還是遇到太多因忽視檢查耽誤治療的患者,不少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樣的病例他隨口就能說出好幾個。

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慘痛的臨床病例都提醒著金城鋒,一次全面的胃腸鏡檢查逃不掉了。但當自己成為了病人,他終於理解了他們的遲疑,「雖然給病人開了無數胃腸鏡檢查,但自己真正要去做的時候,我也有點猶豫和顧慮。」

反思了半年,金城鋒最終決定,不勞煩同事了,自己親手給自己做個胃腸鏡檢查,體驗一把既當醫生又當病人的感受。

「作為病人,我能感受一下胃腸鏡檢查是不是真的那麼難受。作為醫生,我可以趁機改善自己的操作手法,比如做腸鏡時用多大力氣後病人會感到疼痛。這樣以後再給病人做,他們的痛苦就能減輕一些。」

金城鋒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主任和同事,得到一致的支持。同事還仗義地表示,「一旦你『失手』,我們馬上接手幫你完成檢查!」

金城鋒表示,幫患者作腸胃鏡輕鬆愜意,但自己操作時卻困難重重。

照理說,金城鋒已經被訓練成胃腸鏡檢查的「老司機」。但到了給自己做的時候,「老司機」一下子變成了第一次上路的新手。「給病人做胃腸鏡,每個醫生都有固定的動作、姿勢。而自己給自己做,動作、姿勢完全改變,就像汽車司機去開飛機,原理差不多,但實際操作完全不同。」

金城鋒說,胃鏡檢查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不適感是從胃鏡接觸舌根開始的,人會生理性地嘔吐噁心,重複了5、6次胃鏡才穿過咽喉。胃鏡進入胃部後,一切都正常進行,全程花了約3分鐘,跟平時差不多。

但到了腸鏡檢查,困難就大大提升了。「做腸鏡的時候,右手的作用非常大,要同時控製鏡子的方向和往前推進的力量,相當於兼任『方向盤』和『發動機』。自己給自己做腸鏡,由於手長的限制,右手損失超過一半的作用。因此難度可想而知。」

平時十分鐘就能搞定的腸鏡,金城鋒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做完後手都麻了,中途一度還真想過讓同事來幫忙。他覺得,腸鏡檢查沒有想像的那麼痛苦,只是用力的時候會感到酸脹。

「總體而言,胃腸鏡檢查會有一定的不適,但只要做好心理準備,認真配合檢查,也沒有流傳的那樣恐怖。」

幾天後,金城鋒胃腸鏡檢查的結果出來了。胃鏡:慢性胃炎伴糜爛,胃竇黃色瘤;腸鏡未見明顯異常。金城鋒已經開始進一步的治療。

透過這次親身經歷,金城鋒更加呼籲公眾重視胃腸鏡檢查,「胃腸鏡檢查是胃腸道疾病診治的金標準。抽血、化驗大便、CT、B超、膠囊胃鏡等檢查手段均有其相應的缺陷,尚不能取代胃腸鏡。一般健康人群建議3至5年檢查1次胃腸鏡。年輕胃腸腫瘤的發病率相對不高,但不舒服的時候還是要檢查。」

(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