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連日高溫後終迎飛機助人工增雨 專家:雲體須通過「審核」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重慶連日高溫引發各界關注,日前,中國氣象局調派一架「新舟60」高性能飛機馳援重慶增雨抗旱工作,並派專家進行增雨作業指導。對此,專家介紹,要想實現增雨,首先得有一團合適的雲體。

據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首席專家周毓荃介紹,人工影響天氣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雲、人工消霧等的總稱,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運用雲和降水物理學原理,主要採用向雲中撒播催化劑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氣過程朝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轉化的一項科學技術措施。不過,要想實現增雨,首先得有一團合適的雲體。

周表示,一般而言,只要雲的厚度超過兩千米,缺乏冰晶卻擁有豐富的水汽,且雲體外面仍然有充足的水汽源源不斷補給,就算通過「審核」,被認定具備增雨潛力。具體地指,雲有冷暖之分,暖的,內部充滿小水珠,溫度在0℃以上,上升氣流的托舉使其飄浮空中不會掉下,而冷的溫度在0℃以下,內部有大量閃亮的冰晶和過冷水珠,惟由於其小又輕,在上升氣流的托舉下也不會掉下,「這時候,就需要人工來幫忙了」。

不過,適宜的「目標」也需要等待時機,非時刻存在。作業條件成熟後,工作人員會提出一些作業方案,包括催化劑量、作業設備和作業時機等,向空管部門申請作業空域,爭取趁時機把催化劑送到雲中,如「鹵水點豆腐」般將雲「幻化」成雨水。

周毓荃進一步介紹,冷雲和暖雲的降水機制不同,需要的催化劑種類也不同。就冷雲而言,主要使用製冷劑和結晶劑,當乾冰、液態氮和碘化銀等進入雲中,會在短期內產生大量人工冰核,再轉化成冰晶,當冰晶增長到一定程度,上升氣流無法托舉住它們時,便降落下來,變成雨。至於暖雲則靠吸濕劑,當吸濕的食鹽、氯化鈣、尿素、硝酸銨等進入雲中,水珠會快速成長為直徑幾十微米以上的大雲滴,「體重」暴增下,上升氣流給的支撐終於抵不住重力的作用,便會形成降雨。

最後,在把催化劑送到雲的過程中,高科技裝備起到關鍵作用。周毓荃介紹,如果是層狀的可降水雲系,工作人員會派出「新舟60」高性能飛機、「空中國王」飛機等直接飛到雲中,如播種般把催化劑播撒在雲中。如碰到強對流雲,產生很多閃電等危險情況下,工作人員便會計算好方位,在作業點用火箭發射架向空中發射含有催化劑的火箭彈,抵達預定的目標雲位置後,催化劑自動點燃,隨著火箭彈沿途燃燒,「線源播撒」催化劑。而在山區等特殊地形中,還建有增雨煙爐,讓催化劑在煙爐燃燒後直升至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