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名「凍存嬰兒」滿周歲 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仍有待普及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2016年,王佳(化名)患上骨髓異常增生綜合症,只能移植造血幹細胞才能根治,但骨髓移植前的超大劑量化療,會嚴重損傷卵巢功能。為了未來可生兒育女,王佳化療前接受手術,將部分卵巢組織送入冷凍庫,康復後再將卵巢組織移植回體內。
2020年,王佳自然妊娠,去年8月誕下女兒悠悠。一年過去,備受關注的「凍存嬰兒」已年滿一歲,生理發育一切正常。

今年9月,北京婦產醫院十多位醫生為悠悠慶祝生日。一歲的她體重9.8公斤、體長74.6厘米、頭圍46厘米,沒有生長偏離,神經發育正常,體檢結果良好。通過卵巢組織凍存技術來到世上的悠悠,正與其他普通孩子一樣健康長大。

王佳表示,一直以來最擔心的是女兒的身體情況,「畢竟懷她是接受了人工干預。現在一切正常,我們也放心了,平時小朋友有個低燒之類的小毛病,不是特別嚴重,都不會特地上醫院」。

北京婦產醫院的醫生為悠悠慶祝生日。(新京報)

卵巢組織凍存是什麼?

卵巢組織凍存(冷凍卵巢組織),是將部分卵巢組織從患者體內取出後凍存,在患者需要時回植,讓其恢復生育能力。

據《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中國專家共識》,中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超過400萬宗,在年輕惡性腫瘤患者中,70%以上有生育意願。然而,細胞毒性藥物與放射治療等會導致女性的生育能力嚴重損傷,化療後更可導致70%至100%的患者發生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

凍卵、胚胎冷凍是臨床常用的生育力保護方法,但對於青春期前、性腺毒性治療緊急、無法延遲且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風險高的年輕女性而言,卵巢組織凍存是唯一保護生育能力的方法。

2021年8月31日,悠悠出生。(微信公眾號@阮祥燕醫生)

10年前引入中國

2012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科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建立國內首家「人卵巢組織凍存庫」,2015年1月正式啟動該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

2016年9月,北京婦產醫院成功完成中國首宗凍存卵巢組織移植手術,王佳的自然妊娠和悠悠的出生,讓中國有卵巢組織凍存術的妊娠與活產案例,意味該技術實現科技轉化。 去年9月,國家正式批准卵巢組織凍存收費項目,在北京婦產醫院,該技術已從實驗性質走向臨床常規應用。

目前,北京婦產醫院卵巢組織凍存庫已成功凍存400多宗人卵巢組織。其中,63%的患者為21至35歲育齡期女性,凍存的原因主要為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陰道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及肉瘤、血液系統非惡性疾病等。

22%的患者為兒童,最年輕為一名僅1歲3個月的患兒,病因包括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功能異常、範科尼貧血、先天性紅細胞生成不良性貧血、血液惡性疾病及盆腔惡性腫瘤等。目前共有10人接受移植,全部成功。

2012年,阮祥燕建立國內首家「人卵巢組織凍存庫」,2015年1月正式啟動該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丁香園)

「凍存嬰兒」健康問題

有觀點認為,卵巢組織凍存過程中需要使用冷凍保護劑,而冷凍保護劑的使用以及冷凍和解凍過程、移植過程是否會對卵巢組織造成損傷,這類損傷是否會影響患者以及患者生育健康的「凍存嬰兒」,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2020年,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發布女性生育力保存指南,當中指出在卵巢組織移植後出生的兒童,並無增加先天性異常的風險。

然而,該技術的活產數量較少,不足以得出可靠的結論,因此仍需要研究。尤其是對患者在經過化療後,卵巢組織凍存及移植技術的子代風險,需要長期觀察兒童和患者。

阮祥燕介紹,院方將基於兒童生長發育、營養、心理、眼保健、口腔保健、耳鼻喉保健等科室,系統規範地追蹤悠悠的全方位健康狀況;至於王佳,將嚴密監測其原發病與卵巢功能情況,定期評估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