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米長龍暢遊廣東第一巷 眾多村民遊客祈求好運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時隔多年又看到九十九節龍下山,很開心,過年就是要紅紅火火!希望更多人能來我們珠璣看巨龍。」村民陳大爺看著巨龍滿臉自豪地說。當399米的長龍遇上「廣東第一巷」,這個甲辰龍年,韶關南雄市「龍」味十足。
大年初一清晨,當人們還沈浸在除夕夜熱鬧的餘韻中時,韶關南雄市珠璣鎮叟里元村已經開始敲鑼打鼓、鞭炮齊鳴。399米長的99節巨龍被約300名村民共同舞動起來,和6頭舞獅一起,往珠璣古巷巡遊前行。巨龍所到之處,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喝彩聲不斷,眾多村民和遊客前來祈求好運。
珠璣古巷是廣東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廣東第一巷」之稱,是中華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轉地。在珠璣古巷牌坊下,九十九節巨龍在村民的靈活操作下擺成了「龍年大吉」四個大字,令現場觀眾讚嘆不已。隨後,巨龍一路經過珠璣古巷南門樓、非遺館、雙龍橋、中門樓及北門樓,並停留表演,讓遊客們大飽眼福。最後,巨龍來到了珠璣鎮百姓堂,在這座氣勢恢宏的建築前表演展示「天下太平」,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舞龍不單純是為了歡樂而舞,更重要的是表達人們對康王神和龍神的懷念和崇敬,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傳說中,康王神和龍神征服了危害莊稼的怪物,使得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南雄市珠璣鎮叟里元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德東說道。據介紹,九十九節龍發源於珠璣鎮叟里元村,是南雄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村民代代相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叟里元人的祖先就齊心協力制作了九十九節龍,有關巨龍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700多年前。
活動還舉行了網絡直播,有上萬名觀眾通過屏幕一覽巨龍風采。據介紹,從年初三開始,南雄市百順鎮、水口鎮還將陸續開展4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火龍活動。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
珠江上空「火龍」飛舞 時隔12年廣州新春煙花匯演回歸白鵝潭年初二就是要回娘家 這15個禁忌你知道嗎?犯了恐招厄運小心破財農曆新年|冰雪與《繁花》助功 哈爾濱與上海成旅客寵兒「坐著高鐵來趕海」 汕尾特色年貨+非遺美食邀客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