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施政報告】填海選址直擊!林鄭無視1.5度極端天氣危機

撰文:尹淑君 藍善婷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她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主題為「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全文長逾6萬字,當中最廣受關注的焦點,相信必然是她建議,動用巨額財政儲備在東大嶼海域填海造地。
關於大規模填海,《香港01》早已報道,必然會加劇香港本已嚴重的熱島效應,而經歷過超強颱風天鴿及山竹吹襲後,大家更應該明白,在海中心造島實是逆天而行,留下災害隱患,但林鄭月娥卻似乎無視這些警告而一意孤行。
更甚是,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日前才警告,全球暖化日益嚴重,預估最快西元2030年,地球升溫將突破攝氏1.5度,隨時發生氣候大災難時,令全國各國均急需尋找緩減良方時,「氣候變化」四字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就幾乎淪為目錄與標題用字,缺乏實際的應對之策。當填海造地需要在2032年才有單位落成,但恐怕我們隨時等不到這天了!

東北季候風殺到,天氣轉涼。(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預測,東北季候風正為廣東沿岸地區帶來稍涼天氣,香港地區今日預測多雲,有一兩陣雨,天氣稍涼,日間最高氣溫較昨天大跌4度,只得約25度,而最低溫度更只有22度,吹和緩北至東北風,離岸風勢清勁。而在今天清晨,大老山及昂平就錄得只有16度多的溫度,所以大家記得多穿衣服。天氣展望,明日早晚會稍涼,週末期間則短暫時間有陽光。

如此的大規模填海,預測工程造價以數千億元至萬億元不等。(資料圖片)

林鄭月娥昨日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未有喜先有驚,因為她最終決定跳過土地專責小組的建議,先行推動在東大嶼填海造地,規模達1700公頃。如此的大規模填海,預測工程造價以數千億元至萬億元不等,難免被批評是淘空香港的財政儲備。

事實上,填海本身已甚具爭議,而利用供應土地為名,作如此大規模填海,更廣受批評,特別是近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才發表氣候調查報告,預計到2030年,全球平均氣溫會較工業時期升高1.5度,這個數字隨時可能引發氣候大災難,出現「明日之後」的情況。而在海中心填海造地發展「明日大嶼」,便如同為未來島上居民帶來危機。

林鄭第二份施政報告中,對《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隻字不提。(梁鵬威攝)

IPCC提醒各國要尋找方法緩減氣候變化,去年的《施政報告》,林鄭總算有七大段文字,表明將由政府落實《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惟有關報告,今年已消失在本年度的《施政報告》中。

發展東大嶼是最令市民關注的項目之一,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博士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時表示,東大嶼填海後,區域性上例如香港西面的氣候有機會被影響,首先原本的海面變了陸地,海水透過揮發可以有減溫的作用,將原來減溫的面積變了增溫的面積,因為陸地是吸熱的能力高過海洋,可能對香港西面的熱島效應會加劇。人工島上的溫度值得關注,同時有機會令到港島、九龍半島的氣溫會上升,存在隱憂。

鄭睦奇博士認為東大嶼填海後,區域性上例如香港西面的氣候有機會被影響。

而氣溫上升也可能影響空氣質素,鄭博士指,觀察發現香港臭氧日益嚴重,臭氧好需要一些條件,其中一項是高溫,香港最容易產生高溫的地方,正是大面積的石屎或已發展的地方,現在較嚴重的地方在西面,例如元朗平原、屯門、北大嶼機場附近的東涌,「這些地方臭氧污染比較嚴重。如果在東大嶼有一個吸熱、令到氣溫容易上升的地方。我們關注臭氧問題會不會蔓延到港島區、九龍區這些地方。」

翻查今年《施政報告》,關於氣候變化和能源的部分共有7項,跟上年一樣,但當中只主要重提2017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及的《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放、推動可再生能源,裝設太陽能板發電系統等,天鴿及山竹兩個超級颱風雙雙缺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今年《施政報告》更未見再有篇幅提及。

氣溫上升也可能影響空氣質素。(資料圖片)

鄭睦奇指,氣候變化有兩個範疇,第一是減低溫室氣體排放,從源頭希望減慢或減緩氣候變化。第二是適應氣候變化,政府應認真考慮在這些極端天氣下,城市建設、市民生活有沒有需要預備或檢討,例如山竹後種樹的策略操守是否需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