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天氣】北區突低溫因粉嶺高球場發功?拆解新界忽然爆凍之謎

撰文:尹淑君 藍善婷
出版:更新:

雖然本周香港氣溫回暖,但昨晚至今早新界多區,甚至部份市區地點,卻竟然錄得低溫,部分地區錄得的最低溫度,更打破今年入冬以來的紀錄,較早前冷鋒襲港時的溫度更低,成為最新例子示範如何「新界再低幾度」。究竟為何會突然出現地區性低溫?是否真的如高爾夫球界人士在上周日於《城市論壇》豪言,是歸功於粉嶺高球場,因球場綠化地帶釋出氧氣有助降低區內氣溫?

今早各區氣溫頗低。(天文台)

翻查天文台資料,昨晚凌晨3時後,新界多區氣溫開始出現急降,至4時左右部分地區錄得的最低氣溫,已經較早前冷鋒襲港時更低,惟低處未算低,多區氣溫之後繼續向下,至清早6時左右,才跌至全日最低位。

數據顯示,北區打鼓嶺在多區中錄得的氣溫最低,只有7度;次席是西貢北潭涌為7.5度,較大帽山錄得的8.2度更低;此外,上水亦只有8.9度、元朗公園是9.3度、石崗9.7度、沙田10.1度、大埔11.2度、荃灣城門谷11.5度,而將軍澳亦只有11.6度等。

地區 12月18日錄得的最低氣溫
打鼓嶺 7.0℃
北潭涌 7.5℃
元朗公園 9.3℃
沙田 10.1℃
荃灣城門谷 11.5℃
將軍澳 11.6℃
跑馬地 12.6℃

 

天文台提早報料解釋新界低溫

天文台就在今早6時20分,一改平日只在每小時45分才更新的慣例,在天氣預測資訊中,加入解釋為何新界氣溫急降,稱是由於天朗氣清,令內陸空曠地區在晚間散熱較快,亦因此造成新界北部氣溫降至10度或以下。

但究竟有關機制如何發生?內陸空曠地區、晚間、散熱等因素,又是否必然存在?其實答案也早自天文台,因為天文台早就曾製作「氣象冷知識」專題,拆解天氣報告中常見的「新界地區會再低一、兩度」之謎。

市區密集的高樓大廈容易吸收及儲存熱能,同時使空氣不流通。(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輻射冷卻」作用有利地面散熱

根據天文台解釋,受城市化的影響,在市區密集的高樓大廈容易吸收及儲存熱能,同時使空氣不流通,所以晚上散熱較難,氣溫因此會特別高。相反,在新界內陸空曠地方如石崗、打鼓嶺一帶,由於附近沒有高樓大廈,故散熱較快,且冬季海水表面溫度一般較陸地高,沒有溫暖海水的調節,氣溫因而會比較低,於是在天朗氣清的晚上,散熱也會特別快,加上乾燥和微風,就更有利新界地區的輯射冷卻,亦令新界氣溫有時不只較市區低幾度,甚至會再低幾度。

至於所謂的「輻射冷卻」,其實是指地面熱能在晚上,會以紅外線方式釋放到太空,若晚上沒有雲層阻隔,散熱自然更有效率,氣溫自然也會更低,故相反在多雲的日子,新界與市區的溫差就會較細。

由此可見,箇中原因,跟是否有綠化地帶釋出氧氣其實不見有關係,而氧氣本身,也非具有調節氣溫的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