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經濟復甦在望 美債息不升反跌 許長泰拆解技術性因素

撰文:江麗琦
出版:更新:

各地陸續接續疫苗,全球經濟復甦在望,通脹預期升溫,被視為衡量經濟指標的10年期美國債息卻不升反跌,上周一度失守1.2厘水平,即與今年2月中水平相約。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認為,影響美債息有基本因素,也有技術性因素,並認債息下跌只是短暫性,料年底前可重返1.7厘水平。

今年初,隨着疫情受控,市場預期經濟復甦及通脹回升,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由2月起急升,3月底更高見至1.74厘。受債息急升影響,環球股市急挫,當中以估值較高的科技股及新經濟股跌幅較顯著。

惟數月過去,美債息一度跌穿1.2厘,與年初升勢高見1.74厘,形成強烈對比。在經濟復甦前題下,美債息下跌並不尋常,許長泰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出,影響債息因素有兩部份,有基本性因素,也有技術性因素。

美債息近日出奇走低,但許長泰認為最後會回復至合理水平,今年見1.7厘。﹙梁鵬威攝﹚

市場通脹預期下降

首先,債息反映市場對通脹預期,若通脹未來繼續上揚,則會帶動債息上揚。美國6月整體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繼續上揚,6月CPI按年增5.4%,高於預期的 4.9%,即美國通脹強勁,惟值得留意的是,美國通脹某程度上是由油價大幅回升所推上。

10年期美國債息今回落至2月中水平,許長泰表示,近期債息回落,某程度上反映過去幾星期,市場通脹預期有下降跡象,即通脹上升是暫時性的,油價再大幅上升空間也是有限,故「反映美國通脹呢家爆一波,但最後會回復至合理水平。」

美聯儲官員言論轉鴿

其次,美聯儲6月會議議息聲明,開始提及2023年加息及QE(貨幣寛鬆政策)退場。惟稍後聯儲局官員言論轉鴿以穩定市場,提及不急於加息,會看經濟數據再決定。由6月份會議議息聲明的比較鷹派「可能會收緊」,到後來官員解釋「並不是真的很急」。許長泰指,「一上一落的言論,令市場覺得無需急於過度憂慮貨幣政策收緊。」

美國通脹數據較預期高,但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發表「偏鴿」言論。(AP)

再者,市場擔心Delta變種病毒會否在美國、歐洲擴散,會否令全球經濟重啟步伐受影響。許長泰指,「近期美國、英國均見到新增確診Delta變種病毒人數有上升趨勢,市場需時觀望後續發展。」以上三個因素都是令債息回落的基本因素,惟他認為更重要的卻是技術性因素。

美債息料回升至1.7厘

許長泰續指,以上基本面因素不足以完全解釋美國低債息,因債息跌至1.3厘至1.4厘,反映美國經濟處低增長環境,似乎與現實所見並不相乎。目前債息偏低亦是出於技術性因素,「近期見到美國銀行,以及機構投資者對債券需求較強。值得留意是,機構投資者有一個Mandate(指令),需要按照某個比例去買美國政府債。目前市場上,大部份投資者持短存續期(short duration)的債券,當債息下降,債券價格上升,好多人被迫夾倉,便額外令更多人去買債,令債息續跌。」

展望經濟復甦下,許長泰預料,「未來半年美債息會重申上升,年底前回升至1.7厘水平。同時,預期美聯儲明年第一季縮減買債規模,最快2022年底加息,或至2023年上半年加息,都是合理的時間。最終要看失業率數據,若明年年底失業率跌至3.8%,就會有條件加息。(4%失業率已假定是全民就業)」若長遠通脹壓力是穩定的,美聯儲加息速度料緩慢,或一季一次,每次加四分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