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擴闊稅基「無限loop」 專家拆解開徵新稅種時機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財政預算案2024 / 財赤 / 公共財政】香港奉行簡單稅制,而且有豐厚財政儲備,因此一直以來擴大稅基可說是「只聞樓梯響」。惟近年政府開支大增,同時賣地收入大減,令財政儲備於短短數年內大幅縮減逾4,000億元,當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度提出考慮開徵資產增值稅時,再度惹來各界批評。

《香港01》翻查1997年回歸以來,港府針對稅制的改革及研究,發現不論經濟好與壞,政府及市民總有理由反對擴大稅基。有稅務專家直言開徵一項新稅種,由研究到落實需時約十年,因此沒有所謂擴大稅基的「時機」,反而面對目前的環境, 如何重振經濟才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今年2月28日﹙三﹚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已預告2023/2024年度財政赤字逾千億。回顧「波叔」2017年初主理財政至今,已經有4個財年出現財赤,財政儲備亦由2017至2020年期間,連續3個財年錄逾1.1萬億元的回歸以來高峰,跌至去年底的約7,000億元,任內縮減逾4,000億元,僅夠政府開支不足12個月。

數字誇張,但亦非司長之罪。2019年起本港先後經歷反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政府推出多項「保就業」及支持經濟措施令開支大增。可是社會「復常」後經濟反彈不似預期,加上利率上升,市場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及地緣政治因素等因素影響下,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賣地收益大幅下挫,今個財年連同補地價收益計算,僅佔全年目標850億元約18%,與2022/23年度全年賣地收入711億元比較,按年大幅下挫近八成,表現強差人意。

賣地成績左右政府預算

賣地成績受多方因素影響,卻是重要收入來源之一,《香港01》翻查統計處數據,發現回歸以來,僅有6個財年地價收入佔「非經常性收益」少於五成,其餘財年介乎55%至93%。而陳茂波上任後,樓價衝向歷史高位,佔比大升,更達93%(2017-18)、80%(2018-19)、90%(2019-20)、85%(2020-21)、87%(2021-22)及64%(2022-23)。

雖然大部分財年的「非經常性收益」僅佔政府總收入逾兩成,但實際影響非常大,以今年為例,由於賣地收益不似預期,即令「波叔」大失預算,赤字暫較原先預算的逾543億元多出逾倍,加上預料樓市持續低迷,未來賣地成績不理想,因此恢復財政盈餘的目標要再延遲,或需要「數年時間」。

若果不計及過去4年庫房從發行債券及回撥房屋儲備結餘中獲逾2,100億元,情況只會更令人擔憂。財政赤字、持續增加的開支、儲備大幅消耗,及政府債務上升,令市民關注本港公共財政的長遠承擔能力。

曾俊華:已進入結構性赤字年代

前財爺曾俊華日前於社交平台表示,「不認還需認,我哋已經進入結構性赤字嘅年代,如果我哋要擺脫『赤的疑惑』,返回《基本法》所講嘅量入為出正常狀態,除咗要諗點樣增加收入。」

擴大稅基似乎是出路之一,立法會秘書處就財政預算案發表的《研究簡報》中就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建議,香港應進行「全面稅制改革」以擴大稅基,並重建財政緩衝空間。之不過一直以來的「稅制改革」只聞樓梯響,遲遲未有行動。

早在曾蔭權出任財政司司長的年代,由於出現財赤,因此於2001年設「 新稅項事宜諮詢委員會」,以解決結構性財政赤字問題。及後時任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辭職,他「頂上」後改由梁錦松接任。翻查資料,時任委員會主席鄭慕智指,該會建議長遠而言政府應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梁錦松表示會研究。

惟到2003年面對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的後遺症,經濟持續疲弱,他表示長遠有需要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以確保收入來源穩定,「不過鑑於現時經濟情況,暫時不會開徵此稅。」改以加利得稅、薪俸稅、汽車首次登記稅、離境稅、博彩稅等,其中博彩稅增設「足球博彩稅」一項,同時削公務員編制、推出第二輪自願退休計劃等。

隨著內地開放「自由行」來港,大批旅行來港消費,刺激經濟快速發彈,政府亦沒有理由開徵新稅種。不過政府於2006年推出稅制改革文件,提出開徵5%商品及服務稅,庫房收入料增加300億元,政府指此稅項可擴濶稅基,避免少數人繳交大部分稅項;但市民普遍反對開徵此稅項,認為是「劫貧濟富」。的確,2004年至2007年期間,經濟增長達6.5%至8.7%,政府收入亦因而增加,在庫房充裕下向市民「伸手」,自然引起反彈,開徵新稅種的願景再次落空。其後不論是唐英年,還是接任的曾俊華再沒有提出開徵新稅,相反持續「派糖」,又取消遺產税及葡萄酒稅項。

習慣簡單低稅制 港府難說服市民

到陳茂波的年代,財政儲備一度逾萬億元,一場疫情卻令港府如今面對巨額赤字,他只是提出資本增值稅屬政府研究範圍之一,隨即引市場評擊,最終接受傳媒訪問時強調,短期內不具備開徵資本增值稅的條件,要考慮香港競爭力﹑鞏固經濟復蘇力度﹑對資產市場影響等因素。,以免「因加得減」。

經濟差,不開徵新稅種, 以避免加重市民負擔;經濟好,庫房充裕卻問市民「拎錢洗」,似乎難以說服社會大眾。政府似乎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不論經濟好與壞,一律不開徵新稅種。

究竟何時算「最好的時機」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或許要先回答另外兩個問題:一是香港是否已經出現結構性赤字?二是什麼稅種才適合香港?

德勤:應盡快展開稅制檢討

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尹佩儀接受《香港01》時指出,無可否認過去數年政府支出比收入高,惟主要因疫情拖累下令支出大增,再者過去數年政府主要收入如利得稅等均持續增加,雖然今個財政年度赤字或錄得1,172億元,但預期今年利得稅按年會錄得上升,同時政府亦在節流,截至去年12月底的首9個月,政府開支為5,294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已節省達639億元開支,是否出現結構性赤字仍是言之尚早。

面對目前的情況,她直言不論是資產增值稅、消費稅及股息稅等,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開一個新稅種,由研究到執行至少都十年。」她舉例,即使明天政府要開徵消費稅,但究竟稅率多少?稅率太低或會被行政費用抵消,太高又會影響本港的競爭力;再者,開徵消費稅需要零售店紀錄每單交易,大型企業電子化水平高,但中、小企卻需要政府提供支援,以提升科技水平。

她強調,開徵一項新稅種由研究到落實需時約十年,因此任可時候都應該進行稅制檢討,「研判完唔做,至少知道咩原因。」惟目前對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重振經濟動力,只要經濟好,政府收入上升,稅收自然會提高。

尹佩儀表示,對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重振經濟動力,只要經濟好,政府收入上升,稅收自然會提高。(資料圖片)

可考慮輕微上調利得稅

尹佩儀又建議,可將利得稅,200萬元以上的應評税利潤,由現時的16.5%稅率,輕微上調至17%,以提高收入,「沙士當年都試過,而且新加坡都係17%,人哋仲有消費稅,咁做對香港影響唔大,仲可以維持簡單稅制。」

另外,政府亦可有考慮出售土地以外資產,如參考海外例子,將機場等重要資產進行IPO(新股上市),日後經濟周期復蘇時,亦可與市民分享成果;同時她亦建議,在部分重大開支當中,如長者的車費優惠計劃進行微調,如考慮分時段資助或設上限,以控制開支水平。至於何時達到預算平衡,她指未知今年4月會否再次賣地,亦要視乎政府開源節流措施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