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黑雨|發展局申撥款95億元 改善黃大仙等7區雨水排放系統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去年九月的世紀黑雨,包括黃大仙、港島東區等全港多處地區出現嚴重水浸。發展局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超過95億元撥款,以進行7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黃大仙及港島東區等曾發生較嚴重水浸事故的地區,預計今年第3季起展開工程,2028年第1季至2030年第3季陸續竣工。

+7

發展局向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指出,7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分別涉旺角、黃大仙、觀塘、九龍城、港島東區、沙田及西貢,及大埔區。去年9月本港接連經歷極端天氣的挑戰,包括超強颱風蘇拉及特大暴雨,導致多區出現嚴重水浸,為進一步應對近年愈趨頻繁的極端天氣,政府需要加強防洪能力,繼續推展防洪基建設施。

文件指,在去年特大暴雨下成為重災區之一的黃大仙區,當局被指批評規劃興建蓄洪池多年,但仍未落實,渠務署計劃在摩士公園建造一所容量約4.7萬立方米的地下雨水蓄洪池、修復蒲崗村道現有雨水排放系統等,將於撥款獲批後盡快展開工程,預計5年內分階段完成,其中地下雨水蓄洪池預計約在4年半完成。局方指目前已進行同步招標,以便工程能盡早展開。

文件又指,香港防洪設計標準,排水幹渠設計以「200 年一遇」的重現期為標準,一向媲美內地、外國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倫敦、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經過去年9月的特大暴雨,渠務署已撿視天文台自 1884年起至 2023年過去超過 140年錄得的雨量數據。經分析後,已上調設計雨量參數,今年3月更新了雨水排放系統手冊」。擬議的 7 項排水系統改善工程已按最新標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