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黑雨|發展局稱檢視雨水排放工程優次 盡快降東區黃大仙風險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上月7日晚一場世紀暴雨,黃大仙、港島東區等多區成澤國重災,《香港01》隨即報道,渠務署早於2015年斥資1300萬元完成「東九龍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擬於摩士公園下興建雨水蓄洪池,項目至今仍處於「規劃計設中」。

發展局今日(18日)回覆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書面質詢時稱,渠務署正進行11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另有18項正規劃中,因應近期水浸事故,當局正檢視工程優次,以盡快改善較高水浸風險的地區,例如東區、黃大仙區和其他低漥地區。

▼9月8日早上 黃大仙中心北館地下被淹沒▼

+7

發展局:香港雨水排放設施設計媲美新加坡、東京、倫敦

發展局在回覆中稱,香港雨水排放設施設計媲美一些國際先進城市,包括新加坡、東京、倫敦等,部份設施的標準甚至更為超越,並指渠務署一直努力提升雨水排放設施的排洪能力,現正進行11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當中包括興建雨水渠和地下蓄洪池,另有18項防洪或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正在規劃中。

向立會申請撥款時同步招標 縮短設計、採購及施工時間

發展局指,因應近期的水浸事故,當局正檢視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項目的推展優次,以盡快改善較高水浸風險的地區。例如港島東區、黃大仙區及其他低漥地區),渠務署亦會採取一切可行方法,例如在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時進行同步招標工作,盡力縮短工程設計、採購及施工時間,以儘快開展和完成改善工程。

渠務署正進行地下渠管修復及勘測工作,提出修復包括龍翔道在內的地下渠管,但工程延期至期望2025年完成。(區議會文件)

▼9月8日早上 黃大仙龍翔道觀塘方向再度水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