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獨家】「人人有居屋權」上屆曾有高官獻計 最後胎死腹中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一場反修例政治風暴,令特區政府管治舉步維艱。如何走出困局,肯定是當務之急。社會紛紛出謀獻策,要平息民憤,有人提出重啟政改,亦有人認為嚴峻的住屋問題,同樣是紓解之策,且須採取「大動作」方可湊效,當年政府內部曾探討過的「居屋承諾」方案,會否是其中一服診治沉疴的「良藥」呢?
據了解,上屆由梁振英領導的特區政府,曾有高官建議過向合資格年青人家庭,提供「人人有居屋權」的計劃,即以成本價(地價+建築費等)向合資格家庭發售居屋,每個家庭一生中總有一次機會,且轉售限制極多。
同時,計劃大方向是強調承諾性質,意思是就算政府短期內未必能興建足夠居屋給予合資格家庭,但最起碼會公開聲明這個承諾,將會持久執行下去,務求讓年青人放心,感受到有向上流動的希望,且令人民和政府重訂房屋契約,逐步地解決青年人住屋問題,根本地重建社會互信。然而,這個「居屋承諾」計劃,最後無疾而終。
有熟悉政界的人士慨嘆,像上述般的治本性住屋計劃必須馬上思考,並果敢推出,否則所謂幫助年青人安居,根本無從說起 !

林鄭月娥和政府官員必須有推動政策大變革的勇氣,才可走出當前困局。(資料圖片)

過渡性房屋屋邨僅屬「小修小補」

據了解,港府現正集思廣益,冀可於短期內推出一些改善民生及經濟政策,以挽回市民信心和修補社會撕裂,其中一項主打的是房屋問題。因房屋在香港向來都不單純是住屋問題,當中更涵蓋政治及穩定社會等元素,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近日回應近期的政治風暴時,便指事件不只和政治有關,更直言房屋問題同樣也是民怨累積原因,政府需早日為市民解決房屋問題。

然而,不論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上月底在網誌提及興建只有數百個單位的過渡性房屋屋邨,又或是基層住屋團體倡議針對劏房重推租務管制等,要應對當前高樓價、高租金的嚴峻形勢,僅能說是「小修小補」,難以排解港人住屋難的憤懣。

原來,上屆特區政府曾醞釀過一項屬「大動作」的房屋政策。一位政府前高官向《香港01》憶述,數年前還是特首梁振英主政年代,政府高層中曾有人建議,可仿效新加坡的組屋政策,為已婚夫婦提供可預購以建築成本訂價的資助房屋,令他們在樓價持續上升的情況下,亦毋須擔心置業困難的問題,這將有助舒解市民「住屋難」的困境,緩和社會正在不斷累積的怨氣。可惜的是,這項建議及後卻因種種原因未有再跟進,最終束之高閣。

2019年推售的新居屋項目,申請宗數再創新高。(資料圖片)

逾期未享優惠應提供其他資助

消息人士表示,現時公營及私營房屋因土地緊絀,落成量均未達長遠房屋策略目標,如港府能仿效新加坡的推售遠期樓花措施,可令市民安心及對港府施政回復信心。再者,以預批購買權訂定的「居屋承諾」,所產生的效果相信會比增建少量過渡性房屋、增推少數首置上車盤等零碎措施為佳。

該人士又指,要令這項政策新猷更有說服力,港府須完善方案,包括倘合資格家庭在指定時間仍未能享用此優惠,當局應考慮提供租金津貼或其他資助,以及重新訂定各類資助房屋比例和進一步清晰界定公營及私營房屋市場的定位,避免市民再受高樓價、高租金問題困擾。

消息人士指出,在這個「人人有居屋權」措施下,縱使真正房屋單位供應短期內不會增多,但港府與市民訂立了「居屋承諾」,一方面可讓市民見到將來會有資助置業機會,同時又可迫使公務員必須落實建屋目標,可推動政府內部加快覓地建屋的工作進程,一舉兩得。

城大學者5月倡一次過推5年內落成居屋預售

翻查資料,坊間早前曾有人提出類似建議。城大公共政策系教授劉國裕於5月底出席公屋聯會年輕人住屋問題舉辦圓桌會議時,公開倡議預批居屋購買權,把未來5年落成的近2萬個居屋單位,一次過全數預先推售,明年則讓合資格人士再申購2023年後落成的單位。

林鄭月娥今年1月接受「香港開電視」專訪,回顧上任以來最大挑戰是房屋問題,並指只要有土地,政府願在房屋方面有更大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