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半山手記|研赤柱、壁屋兩監獄搬桂山島 騰籠換鳥式建屋?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珠海桂山島原名垃圾尾島,自年中傳出北京接納本港部分人士建議,就填海借地予香港方案展開調研,這個旅遊海島一下子「身價」倍升,有消息指廣東省對「割地」香港有微言,令計劃橫添阻力。
有知情的政圈人士透露,桂山島計劃至今未有定案,仍等候北京發落,終局如何繫於中央一念之間;而調研的方向已非早傳的在填海地上建屋予港人居住,而是將香港部分大型公共設施搬往島上,用騰出的地段建屋,選項包括位處黃金地皮的赤柱監獄及清水灣道壁屋監獄。

土地開發嚴重不足,是長年困擾香港政府的社會問題。香港房地產協會早前建議花28年時間,在珠海桂山島分3期填海70平方公里土地,以發展住宅、醫療安老、教育等用地,提供約28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供逾70萬人居住,揚言填海後佔地面積(連同桂山島本身已有的10平方公里平坦土地)比「明日大嶼」大3.1倍。當然,有關建議竟沒有涵蓋被視為基層市民最大避風港的公屋,值得商榷,但已反映桂山島填海計劃引起社會關注。

+3

政圈消息指,北京有關部門是從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住屋問題是其中重要一環)角度思考桂山島計劃,不過研調方向並非直接在島上建屋供港人居住,而將香港的公共設施搬往島上,再騰出原有空地建屋。公共建設不僅包括電話、網絡、供水、交通等基礎建設,亦包括教育、科技、醫療及懲教等設施,只要選取適合遠離市中心的建設悉數遷移,就能為香港提供面積廣闊的建設空間。

以懲教設施為例,當中包括懲教所與監獄,只須搬遷兩個大型監獄就可提供赤柱東頭灣和西貢清水灣大幅黃金地段作住宅用途。

+7

赤柱監獄佔地足可建成另一個馬坑邨

事實上,赤柱監獄佔地甚廣,其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99號,估計遷出後就足以興建一個與附近馬坑邨或與龍德苑大小相若的公屋或居屋屋苑。而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道397號的壁屋監獄,搬遷後亦潛力成為地產商眼中的豪宅黃金地段,當然亦可以為港府提供大片住宅用地。

該名政圈人士指,把部分監獄搬往桂山島的另一好處,是可在島上構建一所大型系統性監獄,更易管理,有關設施亦可更現代化。

除懲教設施,該消息人士說,新界大量棕地被用作露天倉庫、停車場、回收場、貨櫃場等,也在搬往桂山島選項之一,以騰出土地建屋。

另一種選項是貨櫃碼頭。建於70年代的葵青貨櫃碼頭,設施已無法趕上現代物流業需要,社會一直有聲音建議政府覓地另建。於桂山島興建一個現代化、自動化的新貨櫃碼頭,似乎也是一個可行方案。

葵青貨櫃碼頭佔地279平方公里,碼頭周邊約有100平方公里土地用作港口後勤用途,相等於9個太古城的大小,若參考太古城的住宅單位數目,粗略估計已可建10萬個單位。

回想最初政圈傳出中央內部研究在桂山島填海造地,一度高唱入雲,惟後來這幅「桂山島藍圖」行情突被吹淡,招來不少冷嘲熱諷。大概社會都感到「遠水不能救近火」,位置偏遠的桂山島有難以建立完善交通與生活配套的先天缺陷,實在也不是適合港人安居樂業的好地方。若桂山島方案以「騰籠換鳥」式開展,將香港部分公共設施轉往島上,在本港騰出大量空地建屋,或許是一條「另類出路」。

當然,能否成事還須看北京,尤其盛傳廣東省對這個變相「割地」香港方案頗有微言,認為香港並非真的無地,只是有地而還未/無力開發。北京不能不顧及廣東省的感受,計劃一直樓梯響而未見人下來,估計正是這個原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回望香港回歸初時,中央為了「挺港」可以去到好盡,甚至以「舉國體制」支持,廣東省亦會「捱義氣」將就將就過去,今日桂山島計劃未能一氣呵成,見證了物轉星移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