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北京是如何「丟失」民主黨的? 破冰或破局一念間

撰文:羅堃怡
出版:更新:

十年人事幾番新。2010年,民主黨歷史性走入中聯辦,促進政改方案首獲通過 ,這幅畫面放在今日政局劍拔弩張的時空,恍如隔世的幻夢,但在當時來說,北京和民主黨的確一度予人厚望,冀兩邊能開啟長期良性互動的新時代,引領央港關係返回到正常、正向之軌道。可惜或由於對港政策的誤判,或礙於思維保守的缺陷,北京最終還是「丟失」了民主黨。
思索今日的政治困局,不禁要問,如果當年北京能夠抓住契機,與民主黨甚至整個民主派築建穩定有效溝通渠道,天的局面會否改寫?又如果,當年錯失的一幕今日可以重新來過,香港的未來會否再不一樣?甚至出現奇迹性的突破?
——析民主黨換領導層(三之二)

2010 年 5 月 24 日,民主黨時任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劉慧卿、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跟中聯辦主任李剛、法律部部長馮巍、法律部副部長劉春華會面。(中聯辦圖片)

2010年民主黨走入中聯辦談判政改 香港政治分水嶺之一

香港政治史卷中,2010年民主黨走入中聯辦談判政改,是重要的一章。之所以這樣說,不只因它促成了香港首次政改,更因它某程度上改變了香港政治面貌的走向,算是香港政治的其中一道分水嶺。

在這之前,民主派仍沒有放棄與北京溝通,不少人甚至一直主動尋找機會,希望令香港走上普選,幾度伸出橄欖枝。2009年8月,民主黨時任黨主席何俊仁請曾蔭權出手,協助安排與中央直接對話,且表明了會接受任何對話的方式,希望了解北京的普選路線圖。翌年2月,中央透過梁愛詩轉告,民主黨是一個務實理性的政黨,可考慮對話,但期望何俊仁和民主黨逐步疏離支聯會。兩星期後,民主黨去信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及當時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表示願意對話,但無答允疏離支聯會。

終於,2010 年5月24日,民主黨創黨以來首次跟中方官員正式公開會面對話,成就回歸後的其中一幕經典。時任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劉慧卿、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走入中聯辦的大門,跟時任中聯辦主任李剛、法律部部長馮巍、法律部副部長劉春華,進行歷史性兩小時會面,商討香港政改方案。據報,當時民主黨在考慮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時,「決定採取溫和、理性態度與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合作」,強調「要溝通、互動,表明了十足誠意」。最終,該次會面對話促成了政改通過,立法會由2012年起議席由60席增至70席,其中直選增5席,功能界別新增5席全撥予俗稱「超級區議席」的區議會(二)。換言之,由地區產生的議席大增10席,推高了立法會的民主直選成份,增加了對功能界別傾斜商界保守陣營的制衡力量。

歷史證明:對話雙贏 仇恨雙輸

可能有不少人對目前的議會狀況不滿意,但怎說也好,當年政改的通過總算為本港政制發展踏前了一步,而這更是香港至今的唯一一次政制邁進。歷史告訴我們,對話溝通是最有效尋求雙贏的手段,敵對仇恨只會令局面愈走愈差,最終走向雙輸,反修例風波和「港區國安法」後的局面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現在回想,如果當年北京能抓住機會,再走多一步,正式開啟與民主黨甚至整個民主派恆常對話的機制和文化,香港今日的局面或許就是完全的另一個面貎。當然,世上無如果。民主黨進入中聯辦後不足一月,泛民出現內部大分裂,社民連等新興激進黨派開始攻訐民主黨,2010年的七一遊行中有人指摘民主黨「出賣民主」,甚至有人在何俊仁身後撒溪錢,揶揄民主黨是「民建聯B隊」。民主黨一下子成為眾矢之的,同受建制派及本土派夾撃,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何俊仁憶述,2012年政改方案通過後,馮巍仍有保持與他們溝通。(資料圖片)

民主黨陷入孤立困境 北京有道義上責任

緊接而來的是,民主黨在其後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失利,在不斷受激進派狙擊的逆勢下,總議席從上屆的8席降到6席,其中5區直選中僅取得4席,在新界西全軍覆沒。黨主席何俊仁承認選舉遭受重挫,辭去主席的職務以示負責。自此之後,民主黨內部分人士尤其年輕一代,開始懷疑民主黨不介意與北京「走近」的路線,部分人更質疑與中聯辦對話是錯誤的決定。事實上,民主黨走入中聯辦後遭激進派狙擊,以至在立法會選舉受挫這段艱難時期中,北京對以上種種,似乎視若無睹,未見有實際行動回應當初民主黨的善意及信任。

民主黨曾表明期望在政改後,雙方能繼續保持良好溝通,惟除了時任中聯辦法律部部長馮巍等與民主黨人仍有「聯絡」,北京方面再也未有作出任何正式的具體配合和相應安排。未幾,人大在2014年正式「落閘」,宣告香港普選必須在「831」框架下推行,不少人認為民主黨當初對中央的妥協和信任只換來苦果,也有人替民主黨不值,對中央的印象亦打上折扣。之後香港爆發對抗「831」落閘的佔領中環,「港獨」和「本土派」等崛起,鼓吹與內地區隔的陣營日益擴大,至去年引爆反修例風波,可謂回首已是百年身。

2010年,社民連和公民黨發起五區總辭,呼籲選民投票,口號為「希望已經來臨,改變只差一票」。(社民連網站圖片)

時至今日,泛民陣營不斷出現變化及「裂變」,重視街頭戰場以至暴力抗爭的主張此起彼伏。唯有民主黨,仍是相對溫和。而且民主黨仍是民主派內的最大黨,是傳統泛民中的旗艦,其政治取態對香港社會及政界有指標性影響。民主黨的立場一直都是支持香港回歸中國,承認中國憲法和《基本法》,其政策總綱提到香港人的角色是「建設香港以對中國發展作出貢獻」,認為穩定的中港關係有利港人。可見民主黨的基本理念,與民主派內那些主張與內地完全區隔的派系存在本質上的不同,與北京的關係更遠遠未到那種你死我活的地步,並非不可對話、溝通和互動。

現時除了未參與總辭的熱血公民鄭松泰和醫學界陳沛然,非建制派已失去所有立法會議席。在立法會延任這一年間,民主黨全體議員已總辭離開議會,但一年後,倘民主派繼續參選立法會,民主黨仍是最有機會拿取最多議席的民主派黨派。北京與其扣緊關係,其實也是一種務實的做法。

泛民總辭後,只剩鄭松泰(圖)和陳沛然兩名非建制派議員。(盧翊銘攝)
建制派全體議員召開記者會,指「反對派」使過去20多年香港管治空有抱負,但寸步難行。(梁鵬威攝)

港府施政失監察力量 非香港之福

從香港整體利益角度,政黨主要的角色是監察和制衡政府施政,透過立法會投票修訂或否決政府建議的草案、財政預算、撥款等,從理順整體管治水平,令經濟民生受益。而目前的既得利益集團與大部分建制派議員關係相對緊密,倘議會內完全失去溫和、理性的反對派力量,港府施政有如「無王管」全面失去監察,對港人以至中央政府來說都絕非好事。再一步說,如果連民主黨也被時勢推向尖銳對立面,即北京可溝通的香港政黨也就只剩下建制派,就中央治港工作的層面來說,可以掌握的脈絡也為之減少。

香港向何軌道走 也掌握北京手裏

中央若然繼續與民主派最大黨派處於「隔絕」狀態,甚或將其打成「敵對」之列,或會令如今已消失在立法會的民主黨被「迫上梁山」,走向激烈抗爭的街頭反政權之路。這不僅關乎民主黨的命運,也關乎香港政局的命運。民主黨剛換上新領導層,基本上有一班新生生代「當家」,會否冒現新氣象值得外界關注和期許,而這可能會是黨內路線定位的轉折期,更值得有關方面注視。一旦連民主黨都受形勢所逼而走離「溫和」道路,將對未來的局勢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

十年前,北京與民主黨失諸交臂,政局向良性發展的十年已錯失且追不回來,但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向何軌道走,某程度上掌握在北京手裏。破冰還是破局,中央主管港澳事務官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有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