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倡設量刑委員會 張舉能暗示拒接納 葛珮帆稱失望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11日)宣誓就職,下午主持2021年度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後出席記者會,回應傳媒提問。他在記者會上主動提到有聲音要求設量刑委員會,他直指由上訴庭處理上訴和審刑覆核,是更有效和更常規的方法。
一直倡議設立量刑委員會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對張官首日履新已表示拒設量刑委員會感到失望,指大眾對張官與司法機構予以深切期望,尤其是司法改革能盡快開展,以撥亂反正。

+4

上訴庭負責糾正下級法院的錯誤

張舉能在記者會上主動不點名回應要求設立量刑委員會的建議,指量刑是司法職能的重要一環,有關工作由法官獨立履行,在普通法制的角度之下,上訴法院處理上訴和審刑覆核的時候,已擔任重要的角色,就是負責糾正下級法院的錯誤,並消除下級法院之間判決或者判刑之間的差距,發出具權威性的量刑指導。

張舉能指,社會提出量刑委員會的建議,是因應下級法院近日就社會事件有關案件的量刑決定而提出。張舉能強調,要訂定權威性和有約束力的量刑指導,以及消除各下級法院之間判刑差異,透過上訴機制和審刑覆核來做,更有效和更常規;又指上訴法庭如今已經一共處理了不少於八宗社會事件有關的案件的判刑覆核,並就這類案件發出重要量刑的指引和指導,這些量刑指導對所有下級法院具有約束力。

葛珮帆YouTube截圖

葛珮帆說,對張官首日履新已表示拒設量刑委員會感到失望,又稱大眾對張官與司法機構予以深切期望,尤其是司法改革能盡快開展,以撥亂反正。她提到,張官指法官對待法庭每個人,在言行上必須一視同仁和比量齊觀,倘若法官在庭上發言、撰寫判案書等有任何偏差,都可能予人有立場偏頗之疑,不利於維持公眾對司法體系的信心。葛珮帆稱認同上述的言論,法官固然有權享有個人的立場或信念,但在審理案件時須格外審慎,確保予人公正無私的觀感,以往她收到大量市民的投訴,正是因為部分法官在判案時言論偏頗,被市民質疑其判案的公正性與專業性。

葛珮帆補充,根據司法機構發表2020年年報,截至去年9月30日,已完成處理的投訴共有4700宗,數字較2019年有激增的趨勢,她認為投訴增加,是原於一些法官判案予人立場偏頗、裁決不公的觀感,惟司法機構處理投訴欠缺透明度,予人「官官相衛」之感。葛稱,希望張官對司法改革的建議持更開放的態度,盡快檢討投訴處理機制,並參考立法會資料研究組早前就海外量刑委員會及處理投訴法官機制提交的報告,考慮成立「量刑委員會」及「監察司法委員會」,重建市民對本港司法體系的信心,又建議加強各級法院法官及司法人員的司法培訓,推動司法機構「無紙化」,及善用資訊科技。

周浩鼎則歡迎張官指將會就處理投訴法官操守行為的機制進行檢視,他希望張官參考其他西方國家處理投訴法官操守行為的獨立機制,包括英國司法行為調查辦公室 (Judicial Conduct Investigations Office) 以進一步改善投訴機制,增加其透明度,挽回公眾對司法機構的信任。周浩鼎亦表示會繼續建議,參考英國設立量刑委員會,以進一步維護公眾對司法機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