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今商選舉改制 一文睇清四大關鍵點 「432」方案勢跑出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日(29日)起一連兩日在北京召開,審議《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修訂,即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有機會於周二表決通過。
人大於兩會期間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包括立法會增至90席、新增選舉委員會第五界別、設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等,但未有具體細節,今次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敲定具體方案。
目前坊間拋出各種不同方案和建議,其中立法會議席比例方面,「432」、「333」、「522」方案各有支持,惟以「432」方案呼聲最高;參選立法會提名門檻、資格審查委員會組成,亦成為各方焦點,本文將整合今次選舉改制四大關注點。

一、選舉委員會五大界別分佈 青聯婦聯料入圍

今次選舉大改革,選舉委員會功能全面升級,以往只負責提名及選舉特首,日後將獲賦權產生「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直接參與提名全部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等。選委會人數由以往的1200人,增至1500人,並新增一個界別,每個界別佔300人。

人大《決定》提到,五個界別分別為「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界」。

新增的第五界別被視為「國家隊」,由中央信任的人大、政協組成,再加入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預料納入全國青聯、全國婦女、全國工商聯等組織。本身屬於第四界別、佔117席的區議會,料被大幅削減,取而代之是一些地區代表及社團組織。

至於本屬第三界別、佔60席的社福界,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已透露將調往第二界別,意味這個泛民票倉勢被壓縮。

選舉委員會界別改變▼▼▼

二、立法會新增「愛國者」選委界 「432」跑出

立法會未來增加至90席,重設回歸初期的選舉委員會界別,並且佔「較大比例」。近日政界拋出不同方案,包括「432」(選委會40席、功能組別30席及地方選區20席);溫和派力爭「333」方案(三大界別各佔30席),以至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倡議「522」方案(選委會佔50席)。

其實,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早前來港出席座談會已「一錘定音」,他當時引述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在介紹《決定》草案時時,「選委會選舉產生較大比例立法會議員」,解釋意思是指選委會議席,將比功能組別及分區直選更多。換言之,「333」方案已被變相否定,在法工委稱「中間落墨」的情況下,「432」方案幾成定局。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早前來港座談▼

+6

立法會界別改變預測▼▼▼

三、參選立法會需五大界別提名?

人大《決定》提到,行政長官候選人須獲得選舉委員會不少於188名委員聯合提名,且在五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參與提名的委員不少於15名。外界關注,日後參選立法會的候選人是否需五大界別提名,始有望入閘。

以往地區直選參選人,只需在地區取得100個登記選民提名,即可報名(參選功能界別為取得10名登記選民),若日後參選立法會需五大界別各取得一定提名,將大大增加民主派入閘難度。

港區人大代表田北辰早前建議,立法會參選人只需在五大界別各取得3票提名;不同建制重量級人士亦提倡低門檻。至於立法會選委會議席,多項細節有待敲定,包括是否開放予非選委競逐、選舉採用「全票制」等,相信經過今次人大常委會後,將有答案。

四、資格審查委員會操DQ大權 國安公署加入?

人大《決定》訂明,將設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並確認選委會候選人、行政長官候選人和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資格。人大常委譚耀宗曾表示,相信委員會成員應有10至20人,必須熟悉法例及《基本法》,而且要德高望重、有公信力,之後不能參選。

不過,另有接近中央人士指,相信資格審查委員會將由5至7人組成,而委員會主席只會在票數相當時,才投下關鍵一票。有政界人士提倡,委員會應加國安公署、警隊國安處,確保參選者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

另一關鍵是委員會決定可能不受司法覆核,本地法院無權推翻人大提出設立的組織;至於內部是否設上訴機制,仍有待揭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