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解散.分析|教協解散疑團未解 倉卒「拉閘」非負責任做法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有48年歷史的教協突然宣布解散,留下多個疑團未解,教協會長馮偉華在記者會上稱,近年社會及政治環境改變,加上一些急劇變化,令教協承受巨大壓力,但究竟受到哪些壓力、壓力來自何方,教協始終未有言明。
教協被官媒批評、教育局割席後,過去一個星期已經作出實際行動回應,包括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承諾今後聚焦教育等,本來可說是「重回正軌」,但教協理事會在這種情況下解散,令人相當失望和意外,對社會、教師、會員以至教協創辦人來說,並非負責任的做法。

官媒攻勢猛 教協已採正確措施應對

《新華社》及《人民日報》7月底齊齊發文,炮轟教協是「毒瘤」後,教育局隨即宣布停止與教協合作關係,過去一星期,教協已有多項具體回應,包括退出職工盟、國際教育組織(Education International),成立「中國歷史文化工作組」,推動正面認識國情,又把有爭議的教材全部下架。

教協上星期的聲明表示,今後將聚焦教育專業和權益的工作,全力做好工會的本業。種種跡象顯示,教協正向着正確方向邁進,但今日突然宣布結束這個行業最具代表性工會,不免令外界覺得意外,甚至是倉卒。

誠然,教協過去一星期仍被部分狙擊媒體,例如《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10日)就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為〈不能讓「教協」繼續荼毒香港教育〉;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全國僑聯主席盧文端,亦持續發文狙擊教協,其中盧文端預料執法部門將對教協涉嫌違法的問題調查。

未提結束真正原因

教協會長馮偉華今日在記者會表示,教協一直尋找「可能的方法」延續會務,但「幾經努力,沒有找到可以化解危機的方案」,理事會經過考慮及深入研判後,一致通過解散教協。教協將會變賣物業,即時停止處理新入會及續會申請,停止就公共事務作評論和參與,購物服務、醫務中心將盡快停止服務。

然而,綜觀整場記者會,馮偉華始終沒有透露解散教協的原因,回應外界壓力情況時欲言又止,未有清楚交代教協面對的是法律風險,還是其他風險。事實上,教協有否考慮理事會集體辭職,由新的內閣帶領教協重新出發,而非選擇採用「最極端」的手段,以這種方式結束這個有48年歷史的工會?

連教聯會會長黃均瑜亦表示不解,直言看完記者會全程,亦未能找出促使教協決定解散的關鍵理由:「你說釋出善意後對方沒有回應,形勢沒有改善,但一個星期時間,社會怎麼可能消化到整件事?」黃均瑜質疑,教協解散的決定有少許「兒戲」、「奇奇怪怪」。

解散需三份之二會員支持

教協領導層面對外界壓力時,亦顯得未夠「硬淨」。早在修例風波時,作為「和理非」典型的教協,早被激進力量牽著走,不敢批評暴力行為;現在面對另一方壓力、批評就選擇「自行拉閘」,難免會令人覺得「無腰骨」,無人有勇氣、膽識把組織撐過去。

根據章程,教協需要召開會員大會,並要有全體合格會員三份之二或以上的不記名投票認可下,才可以落實解散。今次教協解散決定難以令人信服,對教師、會員之權益造成傷害,若要剎停決定,需要會員集合力量大力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