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新低 王振民撰文稱投票率是西方民主遊戲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投票率僅30.2%,為1997年後新低,較之前的43.57%至58.28%大跌。而廢票率達2.04%,為歷屆新高。

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投票率是西方民主的一個遊戲」,又引用美國多個城市的地方選舉為例,指低投票率是近年國際普遍現象。

王振民撰文指,美國地方選舉投票率低。(資料圖片)

引用美國地方選舉 指低投票率是普遍現象

王振民與李正輝撰寫題為〈西方一些國家選舉投票率觀察〉,以美國為例,指投票率下跌已經成為國際普遍現象。文章舉例,2021年紐約市地方選舉投票率為24%,2017年為21.7%。而2017年洛杉磯市長選舉投票率為20.1%,2013年是23%,2009年是17.9%。2019年芝加哥市長選舉投票率為32.8%。

文章指,西方很多地方選舉投票率低,原因是缺乏黨派競爭,候選人之間觀點接近,難以激勵選民投票。

稱不投票選民同意由投票者代為選擇代議士

文章稱,低投票率的選舉並不一定缺乏表性,而應關注投票率的構成,而不是投票者的規模,又指不投票也是一種選擇,「說明那些不投票的選民同意由那些積極投票的選民代為選擇政府領導人和代議士」。

文章引述不具名的「學者」稱,不應為了提高投票率而推動那些無助於實現選舉功能的選民投票。「對於那些通常不投票或沒有投票傾向的人,他們投票可能僅僅因為受到強迫,而與實現選舉功能無關,這種情況下,投票率低反而不是壞事。」

12月19日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僅30.2%,較之前的43.57%至58.28%大跌。(資料圖片)

文章以2020年美國大選的66.8%投票率為例,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遇到重大挑戰,面臨艱難抉擇,才會出現創紀錄的高投票率。文章指,當社會發展平穩,選民對未來有較好預期,投票率不高反而表明選民對政府施政和現狀基本滿意。

文章在最後指,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選舉權範圍非常狹窄,指1981年市政局選舉總投票人數只有6,100多人,代表性非常有限,又指進入90年代,香港選舉制度一直並非由香港本土的政治力量所決定。文章稱,英國在殖民統治末期引入和擴大香港選舉,「目的是阻礙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並實行有效管治,延續英國的政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