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十三街、五街重建無期 民建聯促精簡程序、盡快制定方案

撰文:冼茗慧
出版:更新:

民建聯、工聯會今日(15日)發布有關土瓜灣十三街、五街重建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一半以上受訪者居住的單位及大廈出現批盪剝落、滲水、鋼筋外露等問題,要求盡快制定重建時間表及搬遷方案。

僅7%接受環境衞生狀況

土瓜灣「五街」及「十三街」大多均為樓齡50至60年的舊樓,樓宇失修問題嚴重,不過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早前曾在網誌上表示,土瓜灣「五街」及「十三街」的重建難度比起過往的重建項目有過之而無不及。

民建聯、工聯會6月中透過網上及街站問卷調查,收集到506位居民對「十三街」及「五街」重建的政策意見,當中接近九成(89.2%)的受訪者為業主,約一成多(11.4%)受訪者為租客。

調查顯示,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居住的單位及大廈出現批盪剝落(89.4%)、滲水(85%)、鋼筋外露(74.7%)、無大廈鐵閘或常壞(67.5%)等問題,亦有接近四成表示大廈無樓梯燈。一成半(16.5%)受訪者更指出大廈走廊和天井衞生環境惡劣,垃圾長期堆積,有人隨處大小便,傳出惡臭及有蟑螂和老鼠問題;防火門失修、電力不足、雨後樓梯濕滑、天井地下污水管爆裂等問題。

在問及對居住的大廈周圍環境衞生的接受程度時,只有百分之七表示可接受,不足百分之三表示好或非常好。

居民嘆維修效果不彰

居民潘女士表示,自從年紀漸大後,「行樓梯好吃力」,又指現時「一下雨家裏就像一個水溏似的」,家裏不停滲水,需要用水盆、雨傘等工具接水。

居民王先生亦表示,曾自費做過3次樓宇大維修,但是效果仍然差強人意,經過維修後的樓宇,當颱風暴雨過後,「做完好似沒有做過一樣」。

民建聯、工聯會整合地區和居民意見,認為市建局應盡快制定「十三街」及「五街」重建時間表及搬遷方案,重啟需求主導計劃,又向港府提出數項建議,包括提高重建密度;精簡重建發展程序,為部份發展限制拆牆鬆綁;增加重建誘因,例如增加舊區重建的地積比、降低樓齡較大樓宇的強拍門檻、允許轉移地積比率等;重建時預留更多土地用作社區設施;成立跨部門項目小組專責做好重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