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精神專科診症等年半 陳沛良促加強親職教育、社區支援

撰文:文睿
出版:更新:

近日網傳一段小二女生向母親哭訴「好辛苦」的影片,惹來大眾關注兒童及青年精神健康。立法會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沛良今日(15日)提出議員議案「改善兒童和青少年健康」,他指過去5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專科門診每年的新症預約超過1萬宗,非緊急個案平均輪候中位數長達64星期,則近一年半,促請政府檢討現行政策。

該議員議案今日休會前通過。

過去3年新冠疫情,SEN兒童服務亦受到影響,家長倍添壓力。(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每年兒童及青年少新症逾萬宗 精神科醫生缺人

陳沛良表示,世界衞生組織已明確指出「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但在疫情影響下,本港醫管局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專科門診過去5年,每年的新症預約超過1萬宗,在2022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更錄得13,510宗新症,不過大部份資源需處理成年人精神,非緊急個案的平均輪候中位數更長達64星期,即近一年半時間。他指,新症不斷上升的同時,但本港精神醫護人手卻未有大幅增加,他引述世衞標準指每1萬人至少需要有1名精神科醫生,以香港約有730萬人計算,即至少需要730名精神科醫生,但全港現時只得427名,遠遠未達到「標準」。

他建議,當局在未能增加相關醫護人手的情況下,加強親職教育、校本教育、公眾教育及社區支援等方面及早預防、識別及介入,以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SEN學童數以萬計 支援中心杯水車薪

選委界鄧飛就議案提出修正案,特別關注到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的支援。他指在2011至2022年間,公營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增加1倍,但16個家長或親屬支援中心中,每個中心僅可支援4百多個家庭,對比數以萬計兒童,只屬於杯水車薪。他促請政府建立SEN學童照顧者支援政策、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升格為精神健康工作督導委員會。

選委界簡慧敏建議將精神健康加入中小學課程,同時促請政府牽頭提供更多親子精神健康援助。民建聯郭玲麗提到自己曾半夜收到青年求助個案,轉介社署後仍需等待20日才得到協助,她質疑當局現行政策是否可確切處理青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