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名博客暗批邵家輝 把精神病患釋放到大灣區言論「巨嬰思維」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靖海侯撰文,不點名批評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在立法會討論支援精神病患時的言論令人費解,更形容在立法會如此嚴肅的場合,議員如此草率地提出一種「腦路近乎清奇」的解決方案,讓人難以讚賞。

靖海候續指,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破解民生憂難,但主體責任在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事務終究是特區自己的事。香港由亂到治後,香港社會甚至管治團體裡,仍有一些人有「巨嬰思維」,甚麼事都想著靠中央來推動、靠國家解決,遇到點困難就想著爭取特殊待遇,這種思維要不得。

對於靖海候的文章,邵家輝回應指是發言時間不足,以致有誤會,強調其本意是指內地有更大空間及合適環境,可讓不太嚴重的病人逐步恢復。他重申,十分尊重大灣區,又稱經一事、長一智。

靖海侯的文章中雖然沒點名,但配以一張邵家輝昨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支援精神病患時的發言截圖,他當時正說:「會不會釋放他們在大灣區?」

靖海候指,本港近期發生多宗傷人案,其中一宗個案的疑兇疑有精神病史:「令人費解的是,在立法會議員質詢期間,某議員竟然向特區政府官員提出瞭如下建議:『有沒有想過在大灣區,假設有這些朋友,要找地方居住,會不會釋放他們在大灣區,找地方安置這些朋友?』」

大灣區不應被視作矛盾堆填區

靖海候指,大灣區絕不應該被視為矛盾堆填區、問題收容站,被視為可以無限轉移各種困難的救濟所。他又指議員參政議政需要更謹慎些,意識到個人公開言論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強調精神病患是特殊的,但也是香港市民,不能視為社會的包袱,他們恰恰需要有更多身邊親人和好友的日常關心,把他們「釋放到大灣區」,絕不是高明之策。

靖海候認為,表面上,議員將解決香港精神病患問題放眼大灣區思考,似乎站位更大格局,但好像是急於將一個自以為棘手的問題從香港剝離出來,甩給大灣區;不是對大灣區整體利益的維護,而是算香港的小家子賬。

應以建「超級殯葬場」爭議為鑑

他更指,之前香港要在港深邊境建「超級殯葬場」引發巨大爭議,內地同胞所以關注,既是為香港把握發展機遇著急,也是希望得到一份尊重。香港在討論更好安置服務精神病患問題上,也應該有這個意識,尊重這些精神病患者,也正視大灣區的發展定位,尊重大灣區同胞的感受。

邵家輝:十分尊重大灣區

對於靖海候的文章,邵家輝回應指是因為該次會議發言時間不足,以致有誤會,強調十分尊重大灣區,並表示香港亦是大灣區的一部分。他續稱,發言是想讓不太嚴重的病人到內地,因內地有更大空間及合適環境有助逐步康復,而非所謂將精神病患者安排到大灣區內地城市。

邵指,香港對於精神病患者有新生精神康復會幫助,對於不太嚴重的病人,有各種活動讓其慢慢康復,但礙於香港地少人多,或許有限制而難以舉辦。他強調,過去在立法會有表達大灣區地大物博,但香港地方不夠,例如在內地城市養老更加舒服,同時亦支持年輕人到大灣區工作,希望善用內地及香港各自的優勢做到互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