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意外|撲火不正確小心爆炸!專家提醒4類火警忌用水應點處理?

廚房危機四伏,爐具電器易生火警意外,水能救火,但用法錯誤可能令火勢更趨猛烈,甚至引發爆炸!哪些火警不宜用水撲滅?搶火情況是否可以避免?

石油氣/煤氣哪樣易搶火?第一時間做什麼?
早前大埔發生懷疑拖板短路導致起火,釀成1死7傷;上月筲箕灣亦發生懷疑石油氣搶火意外,58歲女戶主全身多處燒傷,六旬丈夫亦在救火時燒傷,雙雙送院救治。裝修學院校長鄧世民(Simon)指石油氣煮食的危險程度不比煤氣煮食高,但若是外置式的石油氣罐(石油氣分中央石油氣和瓶裝石油氣兩種),有機會在運輸時受到碰撞,或喉管老化出現洩漏,一遇到火花時就會引發搶火等情況。這時應立即關掉罐上的氣閥,減低石油氣的洩漏,減低火勢。不過萬一情況已經不受控,Simon建議要立即撤離危險地方,並且報警求助,但切勿用水救火。
遇上家居火警,不少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用水撲滅火種,但有些情況並不適合用水撲救,否則後果不堪切想。
按圖看4種不宜用水撲救的火警:
例如由易燃氣體所造成的火警,若用水撲火,會因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接觸面增加而加劇火勢。油類引發的火警也絕不宜用水撲滅,因為油水不混合的原理下,高溫的油遇到水會被濺起,彈到皮膚會被燒傷,如果濺起著火的油更會令火勢蔓延。還有電器著火亦不應用水救火,因為水是導電體,有機會令救火者觸電。電腦起火的話更加會因為溫度突然下降而發生爆炸。
做足2步預防石油氣罐搶火
要避免火警,做足預防措施十分重要。Simon表示,每個石油氣樽都有使用期限,用戶要緊記在限期時使用,若發現過期就要立即通知供應商更換。另外,接駁石油氣樽及火爐的軟管同樣有使用限期,而軟管亦有機會破裂,所以用戶如果聽到不明的漏氣聲及石油氣味就要立即停止使用,打開窗戶,有需要就立即報警處理。
燒傷要用清水降溫 不宜塗抹藥膏
萬一發生火警弄致燒傷,報警求助之外,亦可進行簡單的急救,避免傷口進一步惡化。根據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的指引,一般燒傷與燙傷的徵狀大致可分為三級:
1級:為表面燒燙傷,皮膚表面會紅腫疼痛
2級:真皮層已經受損,不單會紅腫疼痛,更會出現水泡
3級:最為嚴重,皮膚已經深層受損,出現發白或發黑,神經受損所以沒有痛楚或感覺
延伸閱讀:燙傷急救|冰敷更傷?搽燙火膏都錯?正確處理4步驟3偏方哪樣有效
按圖即看燒傷4大處理步驟
石油氣或煤氣發生搶火情況,應用水撲滅嗎?
不應。因為由易燃氣體所造成的火警,若用水撲火,會因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接觸面增加而加劇火勢。
哪些火種不宜用水撲熄?
油溫引起、電器....詳情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