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價格高低決定觀賞體驗 高畫質大屏配全景聲你真喺需要?

撰文:中關村在線
出版:更新:

究竟應不應該給家裏換一台大屏電視?多大尺寸的合適?5年前電視導購說55吋是大屏天花板,3年前說65吋是大屏天花板,而2022年,不到75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屏了。所謂的大屏天花板,與最佳觀看距離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只不過是跟面板生產線能最小成本減少切割浪費所生產的最多的面板尺寸有關係。

每個世代線的玻璃基板尺寸是固定的,能切割出的尺寸和片數也是固定的,隨着世代線的升級,玻璃基板的尺寸也在增加,可以無損切割出的屏幕尺寸也在增加,自然大屏就是越來越便宜的。

▼▼▼同樣尺寸的電視價錢決定品質?▼▼▼

+9

1)甚麼樣的需求,決定什麼樣的品質

但很多人還是擔心,同是大屏電視,為什麼有的很貴有的很便宜,到底差在哪裏?我要不要加錢上更貴的大屏電視?

這就要說到你對大屏電視的需求是什麼了。大部分觀看視頻的渠道都從電視轉移到了手機、ipad、notebook,真正看電視的時間,往往只是過年一家人圍在一起看看春晚,或者乾脆當做背景音。這樣電視夠大就好,不用追求更貴。

但如果你是煲劇黨,經常在電視上看劇,那大屏顯然也更適合你,不過你對畫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需求,可能一個智能微投也可以滿足你。流媒體的電視劇天花板都是1080P,後期的人物也基本都是過度磨皮,場景過度銳化,而且一般電視劇畫面都比較明亮,對比度不會很強烈,用好一點的顯示設備你基本也都看不出太大區別。

但如果你是電影黨,喜歡在家裏看大片,那入門的大屏電視可能就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了。電影灰度的場景都比較多,特別是荷里活大片,對電視暗部細節、明暗對比的處理要求特別高。普通的LCD會丟失很多沉浸感,甚至暗部一片慘白。

2)同是75吋3千元和1萬元的有多大區別?

如果以專業參數去看,區別肯定是有很多的。以市面上3K+價位的75吋液晶電視為例,基礎的配置4K60Hz面板,支持HDR,BT.709色域在90-100%左右,背光分區不超過27個,亮度在400nit左右,畫質處理晶片一般為通用解決方案,A55架構四核處理器。音質方面支持杜比和DTS解碼,但是音響的功率一般只有20W左右。智能系統和操控方面該有的都有,這方面的成本也不會很大。

而1W+左右的75吋電視可以升級到QLED顯示技術,4K分辨率+120HZ刷新率,背光分區可以達到上百個,峰值亮度也來到了1000nit,DCI-P3色域在92%以上。此外就是更好的晶片,獨立的畫質引擎,更好的音響系統,能夠模擬出全景聲的效果等等。

但是,如果你之前用的就是比較普通的電視,3K左右的75吋電視大屏所帶來的震撼,也一定能讓你驚豔。當你沒看過更好的畫質,沒聽過更好的音質的時候,它絕對是足夠的,體驗上的差別我覺得並沒有7000元的差別來的大。

又有多少人真正體驗過Sony Z9G那種頂級的音畫質呢?對大多數人來說,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真的沒必要加錢硬上,電視的使用率在現代家庭來說,真的沒那麼高。再好的電視,也不如去電影院貢獻一下票房,而且檔期電影在家你也看不到。

總結

當然你有了明確的需求,那就按需購買。沒有明確需求的,在預算內買最大尺寸的電視一定是沒錯的,花了一萬多元,沒過兩年miniLED甚至MicroLED普及,到時候電視又便宜了,而且這期間你都還沒看過幾次電視,這些錢吃一年的排骨不香嗎?

延伸閱讀:買電視︱3大關鍵攻略幫你揀心水電視 最佳尺寸有得計非愈大愈好

+17

延伸閱讀:小米推出全球首部透明電視 OLED 屏幕連音響一體式

+6

【本文獲「中關村在線」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