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收購Twitter|6間與他有關科技企業、刀劍神域可成真?

撰文:蔡浩騰
出版:更新:

Elon Musk 收購 Twitter|在擾攘多時之後,Elon Musk 對 Twitter 的私有化案在今日(4月26日)終於有了重大進展,Twitter 方面的董事會基本同意 Elon Musk 以 440 億美元的價錢全面收購 Twitter,並預計交易會在 2022 年底前完成。

Elon Musk 早前表示,私有化 Twitter 背後最大目的是要帶來真正具言論自由的網絡平台,未來將會將 Twitter 的算法開源化,並且設法加入真人認證、打擊 Twitter 上日漸泛濫的垃圾訊息,此舉有可能對社交媒體生態帶來巨大變化。

「現實版」 Iron man、Elon Musk 沾手的 6 間科企

Elon Musk 作為目前的世界首富,除了有錢,更被譽為「現實版」的 Iron man,全因他曾參與多間不同的科技企業創辦過程,而過往他參與的科技相關項目大都聲名大噪,大有「點石成金」之味。

Marvel MCU 電影《鐵甲奇俠 Ironman》中 Tony Stark 的人設,有部份以 Elon Musk 為原因,是以導演特地邀請他在《Ironman 2》中客串登場,對白還有意地提到當時 SpaceX 開發的梅林火箭推進器 Merlin Engines(圖 MARVEL)

以下就與大家逐一點評 6 間 Elon Musk 沾手過的科技企業,他們大都舉足輕重,有的甚至能影響人類的未來👇👇👇

1. Paypal(1999 年創辦)

1995 年,Elon Musk 與其兄弟創業,創辦名為 Zip2 的軟件公司,後來透過將之出售,賺得了$2200 萬美元,為 Elon Musk 的「第一桶金」。但他並未有拿著大筆金錢從此享受生活,反而於 1999 年再創辦另一網站「X.com」,其以提供線上金融服務以及電郵支付方式為主的一間網絡企業,在接下來一年與另一網上銀行 Confinity 合併以避免惡性競爭。

Peter Thiel(左)與 Elon Musk

在合併初期,PayPal 則是當時 Confinity 本身擁有的其中一項支付服務,但後來 Elon Musk 及 Confinity 的創辦人 Peter Thiel 都認為 X.com 應專注發展此業務,X.com 在 2001 年就正式易名為「Paypal」,緊接在翌年,eBay 就斥 15 億美元收購 PayPal,Elon Musk 就憑其佔有的 11.72% 股份換得 $1.75 億美元。

2. SpaceX(2002 年創辦)

在 2001 年,Elon Musk 就接觸到非牟利組織 Mars Society,啟發他殖民火星的願景,起初只是求購火箭想將溫室發射到火星,但發覺一支類似型號的火箭需要 800 萬美元,他斷然拒絕之後就有了「自己製造低成本火箭」的念頭,最終以名下 1 億美元為資本,於 2002 年成立了 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rp,亦即是 SpaceX,直至今日 Elon Musk 依然是 SpaceX 的 CEO 以及擁有「首席工程師」的名銜。

Space X 目前的主力 Falcon 9,可以在發射後降落再重新使用

目前 SpaceX 的主要業務為可回收的火箭開發,並且已經投入商用,在 2008 年就成功取得 NASA 價值 16 億美元訂單,在 2011 年起以 Falcon 9 可重用火箭取代退役的太空穿梭機為國際太空站運送物資。

另外,SpaceX 亦在 2015 年起推出低軌道衛星通訊服務 Starlink,其目的是為難以鋪線的偏遠地區都提供媲美地面寬頻的互聯網連接,目前已經在不少地區投入服務,早前更為經歷戰事的烏克蘭特別開通有關連接。

3. Tesla(2004 年入股)

Tesla 應該是目前世人對 Elon Musk 名字感到熟悉的最大緣由,然而不少人未必知道 Tesla 的創辦之始, Elon Musk 其實並未參與。在 2003 年,Tesla, Inc. 的前身 Tesla Motors 由 Martin Eberhard 及 Marc Tarpenning 聯合創辦,並在 2004 年獲得 A 輪投資,而此時 Elon Musk 才正式入股、並主導 Tesla 旗下首部電動跑車 Tesla Roadster 的開發。

不過 Tesla 在推出首部車種之前,曾經歷過一系列的財務危機,幸而最終都一一解決,最終在 2008 年生產了全球首部採用鋰電池驅動的電動車 Tesla Roadster。

2008年投產的電動跑車 Tesla Roadster,只是生產了 4 年就停產,直到近年才又推出第二代

其後 Tesla 在 2012 年又推出了乃以成名的 Tesla Model S,隨後 Model X 以及平價型號 Model 3 亦相繼在 2015 及 2017 年出世,Model 3 更在 2020 年一度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總銷量達到 50 萬台。亦因為 Tesla 的成功,傳統車廠才紛紛推出電動車款以應對競爭。

4. OpenAI(2015 年創辦)

雖然其事業發長與科技脫不了關係,而 Tesla 亦因為自動駕駛技術而聲名大噪,但 Elon Musk 卻對人工智能有頗為保守的看法,認為不受控制的人工智能發展最終可能導致人類的滅亡,為此,他決定「親身上陣」,成立公司研究主力為人類提供助力的人工智能技術,其中一間就是就有在 2015 年時創立的 OpenAI。

OpenAI 是一間非牟利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其成立目的開宗名義就是為了開發對人類安全且有益的人工智能技術,並且抗衡市場上因擁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而獲取強大影響力的機構或政府。

OpenAI 目前有將其人工智能 API 開放予不同開者使用,在市場上亦已可見相關產品,但由於可能與 Tesla 自家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有利益衝突,Elon Musk 在 2018 年時選擇退出 OpenAI 的營運。

5. Neuralink(2016 年創辦)

Elon Musk 在人工智能範疇的另一嘗試,就有 2016 年時創立的 Neuraltechnology,亦即是 Neuralink。Neuralink 的產品目前仍在研發階段,其最終形態是植入人腦,並為人類提供更多的便利,例如加強記憶力、或是與其他軟/硬件有更深度直感的交互。

有不少人認為 Elon Musk 牽頭的腦內植入晶片,最終可能可以發展成動畫《刀劍神域》/《加速世界》等內設定的連接裝置,而鑑於 Elon Musk 本人亦是一個一等一的日本動漫迷,他本人有同樣的願望也說不定。

6. The Boring Company (2016 年創辦)

Elon Musk 發展完天上的火箭、地上的電動車,之後還向地底發展,於 2016 年就創辦了 The Boring Company,專營隧道建造工程,以減低路面擠塞的情況,公司的名稱「Boring」是雙關語,既可解作「悶蛋」,但同時又可以譯作「挖掘」。

The Boring Company 首條在拉斯維加斯地下建成的隧道在今年正式落成,並在 CES 期間公開讓汽車駛入試用,只不過未有入自動運載系統,或者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Elon Musk 高速移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