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遊記:漫步一街兩制慢節奏村落 芒果卷蛋撻王織就滋味回憶

撰文:深圳微時光
出版:更新:

沙頭角在哪裡?沒怎麼去過沙頭角的人,對那裡的印像一般只有一個字——遠。在中英街那裡、在去大梅沙的那條路上,沒通地鐵,要坐很久的公車,是個沒多少人願意去的地方。可對於在那裡生活的人而言,沙頭角是一塊風水寶地。這裡低調、寧靜,處處充滿生活的氣息。是天堂,是被遺忘的世外桃源。

1. 沙頭角,和鹽田不一樣

雖然沙頭角屬於深圳鹽田區,但在沙頭角人民心中,鹽田是鹽田、沙頭角是沙頭角,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老沙頭角人,喜歡將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叫做「 沙頭國」。一方面,因為在粵語和客家話裡,「角」和「國」的發音很像,這樣有一種調侃的意思。另一方面,這裡與深圳的快節奏很不一樣——來到沙頭角,就像來到了另一個地方一樣。

沙頭角(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提到鹽田,給人的印象就是周末人擠人的大小梅沙,以及讓周邊居民叫苦不迭的貨櫃車。而沙頭角,因為一國兩制和「一街兩制」,早已名聲在外。

曾經的沙頭角管理區,是特區中的特區,如果能辦到一張進中英街的《前往邊防禁區通行證》,就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如果能在裡面買一點「進口」的「來佬貨」,親戚朋友們更是會像看到寶貝一樣高興。

而隨着深圳的發展,沙頭角這個一度十分響亮的名字,逐漸被鹽田區這個名字給涵蓋,被人遺忘在了「遙遠」的東部地區。不過多數沙頭角人,是十分享受這樣「被遺忘」的感覺的。低調的悶聲發大財,對得住深圳人均GDP第二區的名頭。

2. 深圳最慢的地方

無論在香港還是深圳,慢節奏生活絕對稱得上是一種奢侈。不過在沙頭角,這樣的奢侈卻到處都是。街上的行人不多,腳步也不像福田、南山的上班族那樣匆忙,見到最多的,是拎住一袋二袋推着小車從中英街「滿載而歸」的大叔大媽們。

他們不約而同地,走向那個名為「三家店」的公交站。三家店,這個聽起來有些奇怪的地名,是沙頭角的發源地,中英街、沙頭角口岸均在這附近,沙頭角人的老地方——田心市場也在這裡。

自1983年建立至今,已經有36年,這裡對檔主和居民而言,也是一種別樣的記憶。田心市場的品類十分齊全,有各類肉檔、水果檔、水產檔、青菜檔、雜貨檔、乾貨檔、麵檔、花卉檔、冰鮮檔,還有自己親手醃製醃菜的檔口,什麼菜品都可以在這裡一站式購齊。所以每到家裡準備大餐的時候,他們就會來這裡買餸,已經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當地人的生活節奏,也能從這裡窺見一斑。

每天早上,橋東新村的金融路街市就開始熱鬧起來。這是一條可以合法「擺地攤」的街市,也是大家最常來買菜的地方。攤主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說着廣東話、客家話等方言,也售賣各種各樣不同的貨物,水果、海鮮、蔬菜,甚至還有自家種的紅薯,甚至還有很多你想像不到的東西。

市場的不遠處,是傳說中的「縫補一條街」。二三十家做縫補生意的小店連在一起,每家門前都掛著自家的字號,如「黃記」、「盧記」等。櫃檯上則整齊地放著各家的收款碼,手藝師傅們正聚精會神地為客人縫補衣服。

或許是因為手藝好,加上做的也都是熟人的生意,幾乎每家店的門前都有客人在等著拿衣服,絲毫感覺不到冷清。見到這樣的場景,彷彿回到了老家一般。所有人都在專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情,那股不緊不慢,悠然自得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3.  這裡到處都充滿人情味

比起冰冷整齊的超市貨架,金融路街市裡的東西雖然雜亂,但多的是街坊鄰里之間的人情味。在深圳市區,買東西基本上是問好價格,然後迅速付完款走人。可在這裡買東西,基本都是能討價還價的。「日日都幫襯你,平啲啦。」、「哎呀,小本生意,最多再送你幾隻(蝦)啦!」不管走到哪裡,也都會有人主動和你打招呼。

比起冰冷整齊的超市貨架,金融路街市裡的東西雖然雜亂,但多的是街坊鄰里之間的人情味(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其他地方的人,大多只會客套地說一句「早」、「吃了嗎?」這裡卻是會十分熱情地說出: 「又嚟買蛋撻啊?等幾分鐘,好快出爐!」、「 近排都無見你過黎喔,忙緊乜呀?」 、「前兩日你個沙中同學先嚟過 」…以至於他們會調侃說,出門是萬萬不敢在背後講人壞話的,因為這裡都是熟人。

4. 一個充滿回憶的美食聖地

年輕、奮鬥、拼搏,是深圳這座城市的主題,可是來到沙頭角之後,感覺卻完全不同。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山好,水好,適合養老。日出沙頭,月懸海角。光是沙頭角名字的由來,就自帶一股曼妙的詩意。

吃完飯去附近的海濱棧道走一走,吹着海風聽着歌,看着對岸的香港,整個一副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以至於他們說,沙頭角是一個來了就不願意離開的地方。

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在沙頭角一住就是十幾年,周邊的一些小店,也都陪着一代人長大,成為沙頭角人私藏的美味老店。橋東市場裡的「大家旺麵包餐廳」,從2000年開始,幾乎承包了沙頭角人所有逢年過節以及過生日的蛋糕。

店裡招牌的芒果捲和蛋撻王,更是這家店經典的象徵,價錢合適,份量也足,在沙頭角足足火了19年。那家香港風味小吃店,曾經是學生們的課後小基地,搬家到海濤路之後依然生意興隆,也有了冷氣和WIFI。

還有原沙頭角中學對面的法記開心粉麵店,在這裡生活的人,基本上從小學就來在這裡吃東西了。很多在沙中畢業的學生,還會經常去法記吃早餐,回憶一下當初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英街旁邊賣糖水的阿姨,這也是在沙頭角人心中佔有重要分量的。據說賣糖水的阿姨,就是法記老闆娘的妹妹——不得不說,沙頭角真的太小了。

5. 沙頭角人,寧願被遺忘

沙頭角人最擔心的,反而是今年8號線通地鐵的事情。準確來說,他們是一半欣喜,一半擔憂。地鐵通了之後,他們與市區的聯繫會變得更加便捷和頻繁,鹽田的發展也會向前邁出一大步,可以說改善了沙頭角及整個鹽田片區的生活方式。

交通便利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會來這邊遊覽消費、甚至搬來鹽田居住,原有的寧靜也很有可能會被人流的喧囂打破。對沙頭角人來說,他們有這麼一點點的「私心」和「排外」(深圳微時光授權使用)

然而交通便利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會來這邊遊覽消費、甚至搬來鹽田居住,原有的寧靜也很有可能會被人流的喧囂打破。對沙頭角人來說,他們有這麼一點點的「私心」和「排外」,不希望被別人打擾,反而更希望這樣一個世外桃源繼續被人們遺忘下去。

因為與世無爭,就是沙頭角的代名詞。因為被遺忘,所以造就了今日的沙頭角。

【本文獲「深圳微時光」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