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古代辦騎射比賽成慶節活動 日本保存文化至今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大家好!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祝大家端午節愉快!
在現今社會,端午節是喜慶節日,大家吃粽子、競龍舟,不亦樂乎!原來在古代,人們在端午節有更多習俗和節日活動,大家更想不到的是,古人會於端午節比鬥騎射,甚或約架比武。而端午騎射文化,雖然現在不存在於中土,但仍見於日本。

古人會選端午比武鬥武,首先要了解古人是怎樣看端午節,端午節現在是吃喝玩樂的喜慶節日,但在古代是個「凶日」。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在古語有初始之意,稱「端五」即「初五」。古人相信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惡日,諸事不順。因為農曆五月,接近夏至,中午時太陽在最高位置,幾近天中,陽光最猛最熱。南方氣候潮濕多菌,蚊蟲滋生,疫病流行,古人因此亦謂五月「五毒俱出」,所以古人以吃粽子、賽龍舟、飲黃酒等習俗,以此避疫袪毒。

由於五月是毒月,因此古人以各種方法來強身去毒,做運動便是其中方法之一,也衍生了五月競武尚武的風氣。「午」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對照十二生肖即與「馬」相對,所以端午節亦有很多與「馬」有關的活動,端午騎射「射柳」便是當中之一。

由金朝到清中葉,射柳是民間重要端午節活動。(網上圖片)

由宗教儀式變為節日活動

射柳又稱「扎柳」,這詞最早見於北周時期(557-581),本來與端午習俗無關。這是一種競射運動,即用弓箭射柳枝,於兩晉南北朝時期從鮮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傳入中原,在遼、金、元和清中葉都十分盛行,而於近代式微。

射柳是把鴿子放在葫蘆內,懸掛在柳樹上,騎士策馬射箭,把葫蘆射破,比賽誰射的鴿子飛得高。宋代《文昌雜錄》載:「端午日走馬,謂之『躤柳』。今天下營門才士,五日籠鳥於旗竿,走馬比射,亦曰『札柳』。」《偃曝餘談》載「遼俗以鵓鴿置葫蘆中,懸之柳上,彎弓射之,矢中葫蘆,鴿飛出,以飛之高下為勝負。往往會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

遼金時期(916-1234),射柳已發展為一種程式化儀式,專用於祭祀,稱為「射柳儀」或「瑟瑟禮」,兩朝射柳活動均以乞雨拜天儀式為主,只有部份軍事習武性質。到元代(1271-1368),射柳成為軍事訓練主要項目,而明代(1368-1644)皇帝常在宮中觀看衛士們射柳,《國朝典彙》載:「永樂十四年端午節,上御東苑,觀擊毬射柳。」明武宗在皇宮內建平台,「下臨射苑,有弛道可走馬」。此平台專用於閱射,後廢台改為紫光閣,成為宮中射柳場地。

射柳本來在很多時候都可以舉行,而大約在金朝,射柳在宗教儀式的角色上退下來,而與打馬球活動結合成為端午節娛樂活動,一直流傳到清代,讓柳射在軍事訓練項目以外,成為民間端午慶祝競技活動。而這個時候柳射在馬匹和人員轉給都有明確要求,而且還有競賽規則獎懲。清代,乾隆帝也有參加射柳的記載,但清後期這活動在端午節急速衰落,在民國已再沒有人舉辦這活動。

神社辦賽馬流鏑馬活動

端午節流傳至日本,當中騎射慶節活動雖然未知具體與中國文化有何關係,但端午尚武應是由中國文化傳過去。飛鳥時代(538-710)的端午騎射由宮廷獨自舉辦,到了奈良時代(710-794),端午節又稱「騎射節」,騎射已成為宮廷和貴族門都要舉辦的大規模節俗活動。當時的武士並不講究劍術,武藝以箭術分高下,騎馬射箭視為端午節重點活動。

端午騎射文化,雖然現在不存在於中土,但仍見於日本。(資料圖片)

到鎌倉時代(1185-1333),端午用來袪邪的「菖蒲」在日語與「尚武」同音,讓驅邪毒之物被賦與「尚武」之意,加上幕府為武人政權,更提倡尚武氣節,武士階層在繼承前代騎射比武練兵之外,過程中更重視接近於實戰要求的騎乘擒拿技巧,在相互追逐中看誰先把對手拉下馬,比賽較前代更有武鬥色彩。而民間在尚武精神影響下,更流行打石戰,打石戰本來是對天地陰陽之氣激烈變化的模擬展現,被視為適合在端午節這被視為陰陽激烈變化的時節舉行。時至當代,在端午節前後,日本各地不少神社都會有賽馬和流鏑馬活動。

由於端午尚武和尚運動,所以古時端午節慶,不少廟會活動都會舉行摔跤比武活動(當然歷朝多禁武,大家不要把比武的層次想得太複雜),亦因為這個文化傳統,不少武俠小說便有了端午節比武的情節。例如《倚天屠龍記》中少林派舉辦的「屠獅英雄會」便於端陽節召開,《蜀山劍俠傳》中西川八魔亦在端午節約趙心源青螺峪決鬥。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