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技分工有助發展?「武術鄙視鏈」又是如何形成?|武編周記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上次編輯R 討論居合道時,提起了「武技分工」,指因現代化或運動化,使一些流派/門派/武術只集中在一門技術,或某一個武術範疇上。不論個人覺得是好是壞,這個現象早已存在多年。問題在於這種「分工」,同時亦衍生出另一個武術文化現象,也就是「武術鄙視鏈」,或者「武力等級鄙視鏈」。

武技分工的成因

「武技分工」已經存在,例如柔道集中在摔、劍道集中在竹劍對陣、拳擊集中在拳、跆拳集中在腳、巴柔集中在寢技,只要你想起不同的搏擊運動,其實就已經大概了解「武技分工」的情況。就算是被認為是較全面的MMA(MMA不是門派,但已有成熟的比賽規則及訓練方法,不過贏出比賽的方式有很多),也沒有包括兵器在內,也算是分工下的結果。

就算在「武技分工」不明顯的傳統武術(先姑且這樣二分),如大多數中國武術除了拳術外亦有兵器,都會有一定的「分工」, 例如某些門派著重近身短打,有些則大開大合,難以有一種真正包羅萬有的武術門派,除非是較偏向概念而非技術的門派,例如某些前輩所理解的截拳道。

關於「武技分工」的成因,在《和而不同——流派的當下意義》一文討論「門派」時已有提及,在此節錄一段:

陳子正除了個人武藝精湛外,亦寫過了許多武術專著,其中一篇短文曰《拳派不能統一論》,說明武術界必須打破藏私風氣,共同學習。他文中的邏輯如下:

分門別派,其實是一種「術業有專攻」下的無可奈何之舉,因為每種武術、每個武術家,都只能精通一兩種技術。若非如此,則很難建立出有效的對敵模式。如此,流派就按照「分工」的模式被固定下來,沒有那一家必然是無敵,也沒有那一家可以對應所有情況。因此,不同的武術家都須秉持開放態度,適時學習別派的長處。

簡單而言,流派在陳子正眼中,就是一些工具,武者要按著不同情況各取所需。就好像錘頭不能用來上螺絲,但不就代表錘頭沒用,因為只有錘頭才能打釘子。

一個人難以學習及研究所有技術。人是有限的,結果只能專注某個方面。流派有了專長後,加上文化保育及運動化,就形成了「武技分工」。當然,電影、小說及漫畫等等的流行文化,都會令我們對某些武術建立起刻板印象,好像某些門派就一定要黐手,另一門派又一定要打肘之類,這些印象變成了流派的「標誌性技術」,深化了「武技分工」的文化面向。

「武技分工」是可以有助於技術於某範疇內發展的。例如這十年來發展迅速的腳鎖,正是受惠於「武技分工」的成果。現時在無道服的寢技比賽中,假如你不懂防腳鎖,可能比賽在20秒內就會完結。腳鎖不同的切入、反擊、控制、終結手段,都在這十年內研發出來,可以說腳鎖已成一個「系統」。

只是,要不是因「武技分工」,使寢技比賽中不能以打擊技「解鎖」,很多的腳鎖切入和控制手段都不會被選手嘗試,眾多最終開花結果的技術,都會在萌芽時期已被放棄,沒有機會繼續研究發展。

誠然,「武術分工」下確會出現特定比賽才能/才會使用的技術,如空手道比賽中的「蠍子踢」,就沒甚威力,只是純用來拿分數的「得分技術」:

但一些在「保護罩內」的技術,是可以從新放回「保護罩外」的。腳鎖在MMA也能應用,亦有高手可以把那些切入混於打擊技當中,例如Ryan Hall的這一下:

只是,對某些人而言,「武技分工」是「不夠武術、不夠全面」的代名詞,最終只會令習者變成「單項專家」,經不住考驗、挑戰。這種想法就很易變成以下要說的「武術鄙視鏈」。

武力等級鄙視鏈

「鄙視鏈」按百度語,是「當今網絡社會反映出的一種自我感覺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現象」,而且就像食物鏈一樣層層向下。其中一個有趣例子是「輸入法鄙視鏈」,即「用倉頡的看不起速成;用速成的看不起拼音;用拼音的看不起九方;用九方的看不起筆劃;用筆劃的看不起手寫;用手寫的看不起語音」,當中與輸入法的難學程度有關。

「武術鄙視鏈」或者「武力等級鄙視鏈」則有點不同,雖然還是向下鄙視,但武力程度則向上升。常見於網上武術討論,個人經驗確實未在面對面的討論中出現過。「武術鄙視鏈」不是現實中有某武術鄙視另一武術,而是通常開始於某種武術的技術討論,例如當大家討論拳擊時,有會有人跳出來說:

拳擊?用腳低掃就死啦
牙痕網友A

當你討論踢拳,就會出現:

踢拳?用肘就死啦
牙痕網友B

當你討論泰拳,就會說:

泰拳?落地就死啦
牙痕網友C

如此類推。討論MMA,就會說「對方有刀就沒用」;討論短兵時,就會說昧對方有甲沒用」。總之,不論你說什麼,他就會把武力升級,然後你討論的或者練的東西,都彷彿變得全無意義。

但想想就知道這種升級根本毫不合理,當你不斷升級,就算去到坦克也可以說有高達「打爆佢」;而且一個人練什麼也好,最終也肯定敵不過導彈的。

不過,這肯定不代表學習過的技術沒用。在《【一個人的武林】王寶強回歸武林 甄子丹現代武俠的深層解讀》一文中也寫過面對「你練這麼多,你夠AK47打嗎」這個問題的多種答案:

例如可以答「武術現今是種比賽模式」,就像你不會去問跑一百米的運動員「你練這麼多,你夠法拉利快嗎」一樣;

亦可以答「武術除了搏擊,亦有歷史文化、品德培養等等要素」,因為除了技術外,武術的其他面向一直都很重要,尤其在個人成長上;

也可以直接說「打拳是為健身、為開心」,人類娛樂一向也沒有理由,很多運動的專門技術對日常生活的幫助也不大。足球技術就不見得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足球仍是個受歡迎而且有意義的運動;

更狠的大概是當別人問你這條問題,真接說「那我們現在打一場,我赤手空拳,你拿你的AK47出來」。

更有趣的是,會說這些鄙視話語的人,不見得真的有學習那種武術:批評拳擊防不了低掃的人,不一定是低掃踢得好的人;批評練MMA防不到刀的,也不見得有學短兵。就個人經驗,學了多種技術的人,反而不會隨便批評其他技術無用,可能是因為這種人本來就會從不同的技術中抽取所需,所以覺得「什麼技術都能有可取之處」。

因此,面對這些人,假如真要回應,可以答「係啦係啦,知你叻啦,勁揪勁揪」,簡單方便。

沒人叫你只學一種武術呀

討論比賽時,當然可以分析哪些技術有用,哪些沒用,但最後總要落在合理範圍的情況之中。每每就提升到「如果對方有刀」、「如果對方有十個人」,其實無助討論,而且不見得有武術能100%應付「十個持刀對手而且被困在密室內無處可逃」這類情況。

另外,一個流派沒有某些技術,不代表它有的其他技術全都無用。現時柔道沒打擊技訓練不代表柔道中的技術沒用。而且,沒人限制你只可以學一種武術呀。用回《和而不同——流派的當下意義》的另一段:

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歷史。過往【武備志】曾介紹多個國術名家,翻開他們的背景資料,幾乎都是兼習數家拳術:八極拳劉雲樵,學過了宮氏八卦掌與秘宗螳螂拳;內家宗師孫祿堂,合三大內家拳於一身,年輕時亦學過不同外家功夫;洪拳林世榮,在學習黃飛鴻的武術之前,就已經有家傳的林氏洪拳底子。即便是一生都練楊氏太極的楊澄甫,也曾經與吳鑑泉交流過,他跟張策和孫祿堂亦是盟兄弟。對於吳氏太極、通臂拳和形意拳,他應該都了解一二。

這批名動四方、桃李滿門的宗師,每個人均有自己所專屬的流派,但卻從來不會被郁固於其中,更不會排斥他人的武藝。足見流派並不會局限自己眼界,一切皆是個人的機遇與選擇。倒是一眾後學,往往高舉著宗師的旗幟,把流派當成了僵死的教條。

拳擊沒寢技,你可以去學寢技呀?懂打擊技卻不懂摔,可以去學摔跤或者柔道呀?有不足的話就自己去補完,有想學的技術就去學,人是自由的,技術的選擇也是自由的。

你最終只代表你自己,甚至可以說你自己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流派」,這個「流派」要包含什麼技術,也只有你能決定。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