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拳】融入蘭州拳法 參考敦煌壁畫動作倡「退反」中國哲學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在武俠小說中,武功秘笈經常藏於主角意外發現的隱蔽洞穴中。今年正值敦煌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在中國有一套拳法便是源自這個藏經洞,這套拳法亦因此而命名為「敦煌拳」。

敦煌藏經洞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莫高鎮的鳴沙山東麓莫高窟斷崖上,1900年因一次意外,從中發現大量橫跨四至十一世紀(大約魏晉南北朝到北宋)的歷代文書、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可惜當時晚清政權衰弱,多個外國考古團在中國西北「尋寶」,這批文物在缺乏政府保護下輾轉為這班考古人員取回自己國家,讓敦煌國寶大量流散外地至今,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壁畫(網上圖片)

大家不要誤以為這套「敦煌拳」是怎麼中古時期流傳的武功拳法,敦煌拳是參考敦煌壁畫上的動作,由原甘肅武協主席、已故武術家王得功於九十年代所研創的一套套路拳法。

1992年,王得功與其研究團隊,響應中國武術協會呼籲,認為蘭州和敦煌距離很近,文化同源,應當做敦煌壁畫與蘭州傳統武術結合的文章,創立敦煌武學,弘揚傳統武術。他們在敦煌莫高窟考察,發現敦煌壁畫和雕塑,有不少有關武術形的造型,當中不少涉及徒手格鬥的記錄,例如在第428窟中的《對打圖》。壁畫又有大量武舞畫像,例如285窟中的《力士舞》、53窟中《蹲射圖》等,又有涉及劍術的壁畫,如61窟西壁佛傳屏風畫,畫中動作剛勁有力,手、眼、身、劍,渾然一體。這些中古與武術圖像有關的記錄,都是中國武術源流重要參考資料。

在網絡上發售的《敦煌拳拳譜》(孔夫子舊書網)

他們研究還發現,敦煌壁畫和雕塑表現的武術很多源自當地民間習俗,當中有許多動作與蘭州當地的武術拳路頗為近似。比如說掌形,在國內的拳法中一般都採用柳葉掌,也就是五指併攏,但在敦煌壁畫的武術中,基本上都是「八字掌」,而蘭州拳法就是使用的「八字掌」,即大拇指伸開。又例如腳尖微翹、臀部突出等動作,都和蘭州拳一樣。

敦煌拳的拳法套路取自敦煌壁畫的佛教典故與名稱,因此形態會類像壁畫中的人物動作。拳法以敦煌壁畫造型為骨架,以蘭州手臂拳意韻為基礎,以通背拳勁道為風格並吸收太極連綿紓緩的特點。武術造型將敦煌壁畫中第61窟經變圖(即佛教經典裡的文字故事述說內容以圖畫藝術形態來展現的圖畫)、249窟、289等窟中的摩詰獻書、阿修羅腿、飛天散花、反彈琵琶等動作賦予武術技擊意義,形成了以敦煌母拳為基礎,以各式招法為核心,以健身套路為支撐,以各類器械為補充的完整武術體系。

敦煌拳的拳姿(搜狐新聞「甘肅零距離」)

據搜狐新聞「甘肅零距離」介紹,敦煌拳在創設之初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最明顯特徵是所謂「曲則全,枉則直」,它將身體的關節的屈著意展現,並呈現方的外形,在技擊時屈中發力使勁,這也是它有別於任何拳法的根本不同處。「退」是敦煌拳的主要步伐,它的技擊招式是在後撤步、鴛鴦步、倒丁步等後退中完成的,達到退讓中出招、出奇制勝的效果,據報這設計是為了符合中國「道家」思想。而「反」更是敦煌拳的另一大特色,尤其是敦煌拳的腿法大量採用戳腳的腿法,通過後撩腿、背丁腿、背丁拳、戳指掌等反向的拳、掌、指、腿、腳法使用,使敦煌拳在出其不意,「反」者道之用得以實體展現。

2014年,蘭州市武協副主席王建中(王得功長子)及夫人趙喜平受邀參加於上海舉行的中國武術博物館傳統武術展演活動,並在活動中展現敦煌拳。現在,敦煌拳亦是甘肅蘭州一帶部份中小學的武術活動課程。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7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