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武家醫學創新療法 中醫蔣超偉推動教學盼更多青年學醫濟世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半年前【武備志】報道由武術運動創傷學會主辦的中西結合中醫急傷學課程,該課程早前獲僑港中醫師公會支持及認可,論文答辯合格學員可銜接並獲該會認可課程畢業資格。學員畢業在即,校方邀請了白眉派耆宿、僑港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及會立學院院長、資深中醫師蔣超偉博士為學員面授課程,蔣超偉亦接受我們採訪,向大家介紹五六十年代學習武家醫學情況和有關心得。
文、攝:賴家俊

白眉派傳人、僑港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及會立學院院長、資深中醫師蔣超偉博士。(賴家俊 攝)

蔣超偉為五十年代越南華僑,自少學習洪拳,並繼承父業學習中醫。年少時在父親勸導下,指他身型瘦小,鼓勵他改學白眉,遂師從白眉派創派宗師張禮泉弟子曾惠博,及後亦再在父親鼓勵下,十九歲離開越南來到中國學習傳統醫術,並留在中國習武行醫十五年。

有別於一般南下香港的國內武醫,蔣超偉年青時有在越南成長的經歷,既學習傳統國術多年,又有跌打館學師經驗,更受過正規醫學訓練。

【延伸閱讀】

吞吐浮沉 白眉虎將——張禮泉

香港武家醫學課程 倡中西結合學習跌打手法

越南師從白眉曾惠博

向蔣師傅請教五六十年代越南中國武術發展情況,他表示當年越南是個開放國家,各門各派武館在越南鱗次櫛比,十分熱鬧。「那時沒有電視或收音機,除了學武外沒有其他娛樂,只要付學費便很容易找到師傅。我還記得小時候好鬥,過年採青還經常腰插匕首出獅護獅。」曾惠博早年學習青龍氣功,在跟從張禮泉後,他在跌打館將內勁和內家氣功融入手法中,主張用「爆破勁」手法,務求醫師不用硬力傷及自己,亦能以相對較輕柔勁力醫治傷患,既保護自己,亦讓病人不太辛苦。

+3

這裡所指的內家拳「爆破勁」,是武家醫學中常見手法,據蔣超偉表示可以「寸勁」來理解。

「在一個很短的距離一剎那發力,以一指禪發揮爆破勁,透過短橋急勁將移位的椎間盤或腰頸椎位置推復元位。由於這個移位的範圍極細,施力距離只有一兩吋,用一般的大手法是做不到,要用尖細縝密的手法去做,無內勁很難施以適當用力,這時後一指禪便很有用。」

八十年代蔣超偉南下香港,當時香港並不承認中醫,傳統骨傷科醫生又被冠以「跌打佬」稱呼,只能拿「草藥執行者」身份作商業登記,為了營生亦經常要離館外診。蔣超偉多年來愛好中國文化,來香港後繼續學習中醫,憑獎學金在浸會大學中醫學院考得碩士,期間跟從六位骨傷科老師學習,並根據老師手法和個人學習武家醫學經驗創立「蔣氏手法」。

「例如不同於傳統以仰臥方式做腰椎或頸椎按摩推拿,我會把傷患以坐姿方法接受治療,可以更靈活檢查患處,亦可更容易以一指禪勁力做復位治療。」

學員獲頒授僑港中醫師公會認可課程證書。(賴家俊 攝)

籲進階學員修讀六年制中醫課程

採訪當日,一班年輕學員將獲僑港中醫師公會頒發骨傷科課程畢業證書。蔣超偉表示課程畢業生都是中醫愛好者,要有愛好者才能培養人材繼承這一科。他表示,在香港要完成六年全日制中醫課程才有資格考試執業,他期望這些畢業生中若有人想繼續向此專業發展,可以考慮修讀相關課程,找一個路徑為大眾服務,青出於藍,有新人傳承才不會讓中醫沒落。

僑港中醫師公會會長及會立學院副教授鄭文輝表示,希望武家醫學課程能繼續傳承,培育更多人有興趣加入醫門,主動學習更多知識。

柔功門傳人及註冊中醫師鄭文輝獲委任僑港中醫師公會會立學院副教授。(賴家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