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 無解的拼搏與拼命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過去一周,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網購公司拼多多員工猝死成為內地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這宗社會事件的輿論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但輿論平息之後,矛盾仍然存在,並困擾着億萬「打工人」(內地上班族的自稱,即打工仔)。看似典型的勞工權益問題引發出對拼搏與拼命的爭議,反映當下內地民眾的生存壓力與困境。一定程度上說,類似事件的頻繁出現就像一個訊號,提醒着某個階段下中國存在的社會危機。

「過勞死」並不是一個新的社會現象,但這個議題就像「房間裏的大象」,一直被有意無意地忽視。忽視的原因除了無奈,還有無解。正如此次拼多多員工猝死一樣,每一次類似案例出現,總能引起社會共鳴,然而,當熱度褪去,輿論重歸平靜,悲劇仍會發生。

此次事件源於一則內部爆料。上周日(1月3日),帳號被認為「拼多多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台脈脈上發帖稱:「pdd(拼多多)98年的小姑娘,在(2020年)12月29日凌晨一點半猝死在拼多多買菜的業務一線……」隨後,這則消息在各個社交平台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拼多多」的官方知乎帳戶對事件的回應引起掀然大波,連官方新華網也出來定調「拒絕『拿命換錢』」。(網上圖片)

掀起更大輿論風波的是上周一(1月4日)認證為「拼多多」的官方知乎帳戶在一則相關討論中稱:「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此番話立即招來輿論圍攻,出現諸如 「(拼多多)血汗工廠」、「中國資本家已經不滿足於壓榨『打工人』的時間了,開始剝奪她們的生命了」等抨擊言論,連官方新華網也出來定調「拒絕『拿命換錢』」。

當加班已成為互聯網文化的重要特性時,拼多多員工之死與其官方帳號的冷漠回應,無疑引起眾怒。(《自體發光辦公室》劇照)

加班已成互聯網文化特性

當加班已成為互聯網文化的重要特性時,拼多多員工之死與其官方帳號的冷漠回應,無疑引起眾怒。內地勞動法雖然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但在互聯網等領域,「996」(每天早上9時工作到晚上9時,每周工作6天)才是「打工人」的常態。一位在北京工作五年的程式員說:「這是一個不能久待的崗位,對於一個想追求健康身體的人來說,我們可能會在凌晨時分被緊急呼叫修復一個程式漏洞。」前幾年,內地網民將黑眼圈濃重、面容憔悴的程式員們戲稱為「程式猿」、「碼農」(coding peasant)等,以此戲謔他們是互聯網行業的「非人類」,只懂得接受指令工作,沒有思想。與此同時,過勞的後果已經在購物平台的消費記錄中有所反應,中國的生髮產品已經暢銷到「90後」的互聯網從業者;2016年一首名為《感覺身體被掏空》的歌曲在內地網絡上發布,一天之內獲得1,000萬播放量,正是因為歌詞反映了許多上班族的心聲—過度勞累,透支健康。

互聯網「打工人」嚴重過勞的背後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在這個需要高強度消耗的工作環境中,更有一說是「35歲普遍被認為是互聯網人的一個危險門檻」,原因為何?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刊登自第248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1日)《拼多多員工加班猝死 無解的拼搏與拼命》。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暴徒佔國會 美憲制幾危 民主選舉難除極端政治

白宮國會全在手 拜登的機會來了

美式民主催生民粹狂人 香港切勿走向極端

「司法改革」成為敏感詞 如何令普通法與「一國兩制」相適應?

教資會評核標準不合宜 盲目追逐國際化乃香港法學困局

疫情一年 武漢人走過2020

夾在北京和台北中 我學會了「生活在此時此地」

大流行實現五類智能監控 揭示大數據下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