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平等.一 | 窮人的命也是命 別讓社會不公剝奪健康公平

撰文:戴小橦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的百人生日派對,爆出多名高官和議員公然挑戰特區政府防疫呼籲的醜聞,令人質疑他們是否自以為比一般市民更加健康一些,所以可以違反食肆要求、可以拒絕使用「安心出行」、可以脫下口罩近距離交流。儘管不中聽,但一個赤裸裸的現實是,很多權貴的確比普羅大眾要「健康」得多,因為財富、權力、地位等因素通通都會主導社會資源分配,而箇中的差異就難免影響個人的健康狀況,造成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y)。

在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健康不平等」是個很難引起大家關注的概念,因為對於不少人而言,「健康」是自己的事,「不平等」則指向社會地位和資源分配,兩者之間看似沒有什麼關聯——相信特區政府也不願意承認個人健康會受社會因素影響,否則治港者們就需要為此負上責任;然而,「健康不平等」卻又是真實存在並嚴重威脅著不同階層的問題,會透過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工作狀況等等場景的資源差異對人們造成生理和心理傷害。有學者據此疾呼,社會亟待改變,因為「社會不公義(social injustice)正大規模地殘害人民。」

「健康不平等」深度報道系列三之一

詳情請閱讀2022年1月24日出版的第301期《香港01》電子周報《窮人的命也是命 別讓社會不公剝奪健康公平》。按此試閱電子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健康不平等.一 | 窮人的命也是命 別讓社會不公剝奪健康公平

健康不平等.二 | 跨代貧窮延續健康不公 誰該為下一代的身心健全負責?

健康不平等.三 | 健康不平等之下 長壽是種「懲罰」

馬穆(Michael Marmot)的研究指出,從社會頂層往社會底層走,地位愈低的人,健康愈差、(Getty)
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早前發表的全港首份《健康公平報告》就顯示,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義,就會帶來健康的不平等。(中大健康研究所供圖)
鍾一諾認為,「Deprivation(匱乏)指標」更能精準衡量貧窮的情況。(鄭子峰攝)
因為工時長,很多人難有時間煮「住家飯」,更多是選擇出去吃或外賣代替。(Getty)
黎子俊指出,在香港,地區家庭入息中位數愈低,該地區的平均預期壽命愈短。(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