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雙城記.三|「地少人多」的命運——香港難安居 星洲住大屋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相對於政治環境的改變,香港居住環境的惡劣更加令人窒息,例如樓價已經連續12年貴絕全球,而無處不在的劏房也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現代貧民窟;反觀新加坡,仍然以售價低、面積大、環境佳的「組屋」制度傲視全球——不但為當地超過八成居民提供安居之所,而且成功藉此消弭不同階級差異、維持社會高度穩定。有趣的是,新加坡的組屋政策正是借鑑自香港的公屋制度,但令人不解的是,星港同樣面對地少人多的困局,為何當地可以令人人住大屋,我們卻是個個難安居?

星洲:可負擔房屋撐起高品質生活

「宜居度框架」是新加坡城市宜居中心就當地從過去50年發展經驗總結而出的治理原則,它以半浮半沉的三角形為載體,水面上是三個宜居城市關鍵成果,包括具有競爭力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高品質的生活;而水面下是實現成果的系統——綜合規劃與發展系統和動態城市治理。新加坡目前的「高品質的生活」,少不了可負擔的組屋。

英國殖民後期,新加坡在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旋即推出兩個五年經濟政策,嘗試擺脫英治時期過份依賴轉口貿易的單一經濟結構,冀能走上工業化道路。隨着經濟發展,人口也迅速增長,從1950年代初的100萬人急升至1960年的164萬人,再增加至1965年建國時的189萬人。不過,房屋供應明顯追不上經濟發展和人口激增,例如在1960年代初期,市區只有四萬個住屋單位,最多只能容納30萬人。

由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PAP)意識到房屋問題的重要和迫切,在競選執掌自治政府期間已經承諾將為基層提供廉價房屋......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30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8月15日)《「地少人多」也可走出不同命運——香港人人難安居 星洲個個住大屋》。

新加坡政府在1968年修改中央公積金法令,令市民有能力買房。圖為1965年建屋發展局出售組屋的抽籤儀式。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新加坡「1971年概念規劃」確立以交通和土地相結合的環形發展作主導,形成環形加帶狀的城走廊的發展佈局。(城市發展局)
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前後經歷21年才讓完成諮詢和城規程序,遠超規劃原定的12至13年,實際完工時間更是遙遙無期,談何「有效落實」。 (資料圖片)
邱勇擔心李家超政府會為了追趕「數字」而放棄市民生活素質。(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