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代貧窮・三|政府「櫥窗展示」扶貧有功 黃洪:有些自大有些傻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立法會大會將於下周三(10月19日)復會,新上任的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9月26日)向立法會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列舉多項「扶貧成效」,包括社福開支增加、津貼林林種種、貧窮人口減少,又謂最新的「共創明『Teen』計劃」邁出重要一步。不過,社會評價恐怕與政府存在不少落差。當局對貧窮的客觀認識、對滅貧的價值追求、對滅貧的目標手段,是否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而導致長年無法對焦、無法消除跨代貧窮問題?這又折射出港府怎樣的「扶貧思維」?

「跨代貧窮」系列深度報道四之三

孫玉菡在9月26日的立法會小組委員會中,總結政府的扶貧成果。他稱政府過去的工作,在扶貧和減貧方面有一定的成果。(資料圖片)

政府自詡扶貧有功

9月26日,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在立法會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中,向議員介紹扶貧政策措施及探討未來路向。他先闡述特區政府的扶貧理念:簡而言之,就是鼓勵市民自力更生,同時為有需要市民提供「兜底」的福利支援。

對於有能力又願意工作,卻無法應付生活開支的低收入住戶,政府會提供「在職家庭津貼」,目前有6萬個家庭、共二十多萬人受惠;對於長者群眾,政府則有不設審查、每月1,515元的「高齡津貼」,以及須經審查、每月3,91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除此之外,政府另設俗稱「綜援」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按月為年老、患病、殘疾、單親、失業、低收入人士提供基本安全網:65歲或以下健全的單身成人有2,755元,年老的單身長者有3,915元,殘疾程度達100%有4,730元,需要經常護理的有6,655元。

孫玉菡又以福利開支的大幅增加引證政府的扶貧決心和減貧成果。例如,由2012/2013年度至2022/2023年度這十年間,社福開支翻了2.6倍,達到1,118億元;又如,根據2021年底政府公布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原本達到165.25萬人及23.6%,而經政府以恆常現金、非恆常現金、設有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項目(主要為公屋)等政府介入後,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得以減少至55.35萬人及7.9%。

黃洪認為,將扶貧變為現金收入,以為派錢等同解決貧窮問題,有些自大、有些傻。(資料圖片)

櫥窗展示非真扶貧

特區政府透過亮麗數字自詡扶貧有功,不過,關注香港貧窮問題多年的資深社會學者並不以為然。

「政府兩三年來的論述:我們做得不錯,我們派了很多錢,香港就好像沒有窮人一樣。」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質疑,政府這種利用數字遊戲堆砌政策成效的做法,只是一種扶貧成果的「櫥窗展示」(window showing),但實質的制度和政策都是走向「福利主義」的反面,「(根本)不想扶貧,更不想滅貧,而是害怕福利養懶人。從來沒有思考,我要怎樣做,才能消滅貧窮?」

以上述用以衡量社會貧窮狀況的「貧窮線」為例,大致可以窺探特區政府的扶貧思維。當局採用「相對貧窮」的概念,自2013年開始,以政策介入前住戶收入中位數的50%作為官方貧窮線,例如在2020年(見下圖),一人住戶每月收入低於4,400元,二人住戶收入低於9,500元,就是「貧窮」;不過,政府一般不會單純公佈這些數字,而會強調在各種政策介入之後的變化,簡單來說,是透過不同項目的援助,包括綜援、公屋、消費券等,令「貧窮」住戶的收入高於「貧窮線」,就可達至統計技術上的「脫貧」。

然而,政府卻從不關心那些在統計學上「被脫貧」的低收入住戶,生活是否真的有所改善。

根據官方貧窮線,一人住戶收入低於4,400元,二人住戶收入低於9,500元,就是「貧窮」。(政府統計處網站截圖)

有些自大、有些傻

至於在職家庭津貼,黃洪也批評,它實質只是一種「工作福利」:「如果你願意出來工作,置身勞動力市場,我就幫扶。如果你有勞動力,但不願意工作,那政府不會給你福利。」這種扶貧邏輯,倚重於現金津貼,而不是介入市場,創造更多「好工」。

對於政府沾沾自喜的各種長者福利,包括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以及可按需要選擇每月介乎4,210元至10,070元之間的服務組合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等,黃洪也指出,這些政策實際上都是「派錢」,根本沒有對焦長者切身需要。

「要長者自己拿醫療券,自己買服務,但這些券是否足夠支付他需要的服務,長者又是否需要排隊?反過來說,政府為什麼不直接提供服務?」黃洪自問自答,這是因為政府不想加重財政壓力,所以不願承擔安老服務,乾脆將扶貧變成長者的現金收入,「(政府)以為派了錢,等同解決了貧窮問題,其實是有些自大、有些傻。」

林靜雯認為,政府應該進一步優化和檢討過社師友計劃的成效,提出具體的目標,令其更加全面和未來遠見。(資料圖片)

無窮盼望變成無望

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林靜雯亦指出,這種「派錢了事」的做法,曝露出特區政府被動和短視的扶貧思維,只看「現在」的扶貧需要。

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親自領軍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所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為例,林靜雯提到,「共創明『Teen』計劃」的參考對象是「兒童發展基金」,後者早於2008年成立,經歷14年的洗禮,本應有很多值得政府加以改善的地方,不料前者幾乎只是照抄後者,可見政府未有設法令計劃變得更加全面、更具遠見。

「這與政府的福利政策相似,思維單向,無考慮其他因素。」林靜雯說,政策往往是環環相扣的。以「提高最低工資」為例,它能夠提升家庭收入,就會減少工作時數,從而改善家庭生活質素,亦能夠大幅緩解貧窮家庭問題,可惜政府多年來原地踏步。

「以為派現金就可緩解貧富不均,但沒有真正解決貧窮問題。這是對錯症落錯藥!」黃洪也說,政府不願正視問題核心,以為另闢蹊徑有用,實則未能對症下藥,「這與市民存在有很落差,又會令問題更為嚴重。」結果,「無窮」的盼望變成無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