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醫援.片|俠醫闖出港式國際人道救援:讓年輕人分享善良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長期無償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大規模派遣醫療隊的國家,但為什麼往往只有外國主導的人道主義援助機構,才比較為人熟知?亞洲是全球最多災難的地區,但為什麼我們的人道工作者,反而要去歐美接受培訓,直接套用他們的救災模式?投身國際人道救援事業30年的陳英凝,無論在災難前線,還是在教學課堂,都不斷思考這兩大問題。於是,她轉移陣地回到香港,把第一個屬於中國香港人的非政府非牟利國際人道救援機構帶出全世界,希望藉此為香港民間慈善組織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創造全新範式,並為沿路有心從事公共服務的年輕人搭建平台,好讓他們為自己的國家貢獻發展力量、把「平等」和「善良」帶到全世界。《香港01》就此遠赴老撾,一探這個港產國際人道醫療援助組織的究竟。

「香港援外醫療」專題報道特輯

+9

7月5日,在老撾人民軍103醫院留醫一晚的74歲獨居長者Foyngeun婆婆,一大早起來拆紗布、洗眼睛、驗視力、測眼壓、照裂隙燈、接受護眼健康教育,終於可以放心開車回家去了。此前一天,原本患有中度白內障的她,自駕去醫院,接受右眼白內障摘除手術,但由於視力太過模糊,眼前只有白茫茫的一片,途中還被人撞壞了車頭。

「(英文)我真的非常非常開心。你知道嗎?之前我連交通燈都看不到,現在我能看清楚了。前面是輛藍色車,車牌號碼是8803。」婆婆一邊駕駛,一邊有點小得意:「非常感謝這個團隊,讓我重獲新生!感謝醫生,感謝來自香港的援助項目。」

婆婆所指的項目,正是香港共享基金會結合民間慈善資源和內地醫療力量所展開的「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項目計劃要在2027年,為老撾、柬埔寨、吉布提、塞內加爾、以及毛里塔尼亞等五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病患,免費完成3.75萬宗復明手術。

復明的Foyngeun婆婆,終於可以安全自駕回家。她再三表示:「感謝香港的項目,感謝中國的醫生,讓我重獲新生命。」(夏家朗攝)

共享基金會老撾項目總監劉思達解釋在亞非治療白內障的因由:「無論是非洲還是亞洲,最主要是因為醫療資源不足和經濟條件困難,導致白內障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療;時間長了,就會失明。這不只是一個健康問題,不只會影響到他自己,也會影響他的家庭,因為當你看不見了,你就需要別人的照顧。這對社會而言,也會形成一個負擔。」

白內障是眼球晶體因為蛋白質積聚所形成的視力障礙。這對發達地區而言不是什麼大問題,但老撾日照強烈,白內障發病率偏高,還有年輕化的跡象。可是,當地醫療保健普及程度有限,而且手術費用至少需要600萬元老撾幣(折合約2,400元港幣),相等於當地人民每月平均收入的三倍。等到病人前往醫院求診的時候,病情通常比較嚴重。

「就覺得很可惜!」今年6月初派駐老撾首都萬象的第三批廣西醫療隊隊長蔣艷華醫生指出,「像這種全白的、膨脹期的,甚至有些已經激發了『青光眼』,或者是『核性白內障』,四級核、五級核的那種,甚至合併有晶體半脫位的,它的手術難度、手術併發症的風險,都會放大,都會增高。但我們在這邊碰到了很多(這類病例)。」

蔣艷華醫生從事眼科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數千宗白內障手術,但也不免對老撾病患的嚴重程度感到吃力,「我們有一天做了15台手術,有12台都是那種又老、又黑、又硬的白內障,有的甚至還有晶體半脫位,他們的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會比較高。」(夏家朗攝)

蔣艷華本身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眼科主任,聯同其他七名醫護人員,派駐老撾45日,在兩架由廣東製造並開往當地的流動手術車上,完成530宗白內障復明手術。

「白內障就是晶狀體變混濁,那麼用超聲的能量把它打碎,給它乳化了以後,吸出來,這樣的話我們的切口就會比較小,再植入一個人工晶體。」蔣艷華介紹,有別於老撾採用的傳統囊外摘除手術,他們帶去的超聲乳化技術的手術時間和治療效果都會更好。

短短30分鐘,病人就可以重見光明;於是,病房每天都上演很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

「病人就紛紛上來,要跟我們擁抱,你知道嗎?你真的感覺到,儘管我們語言不通,對吧?我們文化也不同,但是你幫助到他,你讓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這種帶來光明的福祉,他就會發自內心地去感謝你!」蔣艷華提到,有一次為做完手術的病人進行眼科護理健康宣傳教育後,病人向醫護表達感謝的場景,「有的阿姨還特別跟你臉貼臉。」她坦言,眼科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療病患,對於重見光明一事照理說是見慣不怪,但是,每當了解到病患背後的故事,再看到他們表現出來的感激和喜悅,她還是會被感動。

+9

今年適逢中國援外醫療60周年。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長期無償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大規模派遣醫療隊的國家,累計為76個國家和地區,診治2.9億人次病患、培養超過10萬人次醫護人員、援建130多所醫衛設施。作為援外代表之一,廣西醫護人員特別感觸

「60年前,在醫療水平方面,我們可能需要國外的來援助,我們相當於是一個醫療技術的『輸入國』,但現在,我覺得我們是一個『輸出國』,我們的技術能夠輸出去,幫助到更需要的國家。」蔣艷華很感慨,也很自豪,因為作為醫護人員,切切實實地在前線體會到了整個醫療行業技術水平的突飛猛進。她以眼科為例解釋,1990年代,國內縣級醫院還不具備進行白內障手術的技術和水平,後來國家持續採取大範圍的「掃盲」行動,由省級醫院或市級醫院派駐醫護人員,到縣鄉為白內障晚期病患進行手術;直到今天,全國基本已經沒有積存病例,而且連縣級醫院都可以進行超聲乳化手術。

「這也得益於我們國家的強大。因為我們得要有這個技術水平,得要有這個能力,我們才能跨出國門,幫助更多的人。」南溪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羅海燕,從事臨床護理工作31年,期間擔任眼科護士長13年,對於能夠參與香港共享基金會援助老撾白內障患者復明的項目,感到別具意義。她解釋,一方面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精湛的技術,幫助老撾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從而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是可以實踐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播撒光明這份使命,增進中國和老撾人民的傳統友誼和互相了解,從中既感受到老撾百姓的純樸和友善,又讓他們認識到我們中國醫護的熱情和專業。

香港共享基金會去年9月啟動老撾「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項目,期間突破很多防疫措施的限制。

這並非老撾第一個接受外地支援的項目,但絕對是「港產」非政府非牟利國際人道援助組織的第一次——第一次直接參與國家醫療援外的建設;第一次自己主導對外人道救援的工作;第一次在疫情禁飛期間突破限制跨境援助。

「就算新冠疫情期間,我們共享基金會也沒有停止老撾項目。在過程當中,很難得可以和本地合作。老撾當時關閉了領空,特意開放領空讓我們飛行。而我們的團隊,亦克服了很多困難,要在疫情之中,在物流、物資都不順利的情況下,做成這件事。」人稱「天涯俠醫」的陳英凝,自2019年起出任共享基金會總幹事,希望將人道救援的豐富經驗,結合香港聯通中外的獨特優勢,為民間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創造全新範式。

陳英凝20歲就跟隨國際救援組織從事人道服務,走遍世界各地救死扶傷30年,無數前線經驗觸發她不斷思考兩個問題:第一,中國人口最多,援外醫療工作也不遺餘力,但為什麼往往都是外國主導的救援機構才比較為人熟知?第二,亞洲是全球最多災難的地區,內地也是全球最多災難的地方,但為什麼我們的人道救援工作者,反而要去歐美接受培訓,套用某種救災模式?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2018年成立「共享基金會」,旨在提供國際性的醫療及公共衛生人道援助,正好給了陳英凝一個尋求答案的機會。

「『共享』就是我們所擁有的知識、能力和愛心,應該分享給有需要的地方。」陳英凝向來認為,人道援助的天職,就是為了幫助災民重拾基本的尊嚴、發揚人性本善的光輝、維護人人平等的權利,而「共享資源」就是實現這份信念的途徑;同時,「『共享』也代表了『參與』,傳統很多國際人道救援平台,未必歡迎一些年輕人,在沒有什麼經驗的階段就直接加入,但我們這個平台能夠做到,讓年輕人有機會實地參與。」

+9

陳英凝本身也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助理院長,以及中大和英國牛津大學合作成立的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的所長。在《香港01》赴老撾採訪期間,剛好也有六名中大醫學院的學生,以及一名中大護理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到老撾實體學習

「讀醫科的同學,或者讀護理的同學,可能很擅長讀書,但實際並沒有從事過什麼工作。我希望他們在這裡能夠有一種體驗,用英文來說叫做Humbling experience,實體學習是要學謙卑。」陳英凝在採訪中表達了對學生的期許,她更即場為學生授課,一再提醒他們,「救援現場就是你們最好的老師」、「你們之所以能夠學會,就是因為你們還不懂,還學不透」、「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你們是去做健康教育,其實你們剛才所講的資訊,香港的中一學生也能夠回答得出來,而你們需要能夠回答背後的問題」......

中大醫學院四年級生吳承謙,正是實習學生之一,平時在香港也會跟隨社福機構去為公屋長者檢查身體,最近還去了非洲烏干達的政府醫院做義工。他一直都在思考「人道救援」的意義:「『人道救援』這四個字,可能你一聽到就覺得,好像你去幫人就很厲害,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他們不是(躺平地)叫你去幫助他們,你也不要自以為像上帝一樣,覺得幫助了別人你就很偉大。大家都是咁高咁大(平等的),大家都是人。」

陳英凝主要安排學生了解整個援助項目的流程,包括眼部檢查、流動手術、落村義診,同時也要幫忙為病患做些健康教育,例如控制血糖血壓、預防蚊蟲傳播疾病。

「你會見到這家醫院,其實是不需要我們(實習生)的,因為他們本身已經在進行關於白內障的項目,所以我絕對不會說我這次是來做任何『救援』。我反而會說,這個是個體驗的機會,我們就是來學習的。」吳承謙還說,「我也絕對不會覺得自己是『大材小用』,反而會覺得,我們仍然處於一個孕育階段,仍然在做準備,為了幾年後可能可以再來這裡積極推行一些項目。」

中大醫學院四年級生吳承謙一直都在思考「人道救援」的意義:「大家都是咁高咁大,大家都是人。」(夏家朗攝)

高曉燕是共享基金會老撾項目的項目專員,負責包括翻譯在內的各種工作。她是當地的「華三代」,小學已經開始學習中文,大學也選擇到中國留學,說是和中國有種特別的緣份。7月7日,高曉燕帶着吳承謙一起去探望前兩天剛剛做完手術的Foyngeun婆婆。

「雖然她沒有家人,但是3樓的護士還是把她照顧得很好。」高曉燕在車上向吳承謙介紹Foyngeun婆婆的基本情況。她提到,婆婆在6月初到醫院接受左眼白內障手術的時候,已經引起了她的注意,「因為老撾人民比較孝順,其他病人都有家人陪着,但這位婆婆自己一人,還好醫護人員都對她很好,其他病人家屬也有幫忙照顧她。」

「我覺得這也是在醫護和病人之間,一個很重要的援助。就是除了提供治療以外,也要照顧生活,關心他們。」吳承謙和高曉燕分享了自己對於醫護關係的看法,並向高曉燕請教一些基本的老撾用語。據了解,婆婆成長於戰亂年代的老撾,從小就被父母安排入讀必修法文的學校,又自學了一些英文,所以能用一些簡單的法文和英文進行交流。

原來婆婆年輕的時候,已經透過售賣老撾傳統服飾養家,還把三個子女送往美國讀書。兒女後來在當地定居,留下婆婆一人在老撾,依靠筒裙店維生。不過現在生意不像以前那麼好了,月租貴達300萬元老撾幣(折合約1,200元港幣),而患有五年的白內障近月也越來越嚴重,她基本上已經無法開舖。但她並沒有特別難過,因為有佛教信仰,說無論如何都會堅強活下去,幸好後來遇到這個項目,讓她可以過得開心一些、輕鬆一些。她還很熱情地招呼高曉燕和吳成謙去她家裡,分享以前環遊世界各地的經歷。

「這是我去新加坡旅遊的時候...這是我在泰國開會的時候...這是我長胖了的時候...這是老撾的『緣份樹』,只有有緣的人才能看到開花的時候......」婆婆重新翻開了塵封已久的老照片,回憶起了為家人拼搏的那些年,就像是個「女超人」般堅強、勇敢、獨立。

+2

「他們(實習生)需要透過幾天的參與,知道如果在海外地方,特別是發展落後,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地方,怎樣開展一個醫療項目?你需要有多少配置?需要考慮多少層面?」劉思達談及安排實習生到老撾學習的目的,「我覺得透過這個過程,有些同學會更加堅定地想從事這項工作,這是非常好的;也可能有些學生,經歷了這個過程,覺得太辛苦了,覺得自己未必適合,這也是很好的一課。至少我們的學生可以很清醒地認識到,你如果想從事類似的工作(人道醫療援助),你需要怎樣準備自己。」

年輕人應該怎樣認識自己、裝備自己?相信這也是社會需要幫助他們回答的問題,尤其是近年社會持續發生重大變故,而當下有部份人對前景感到悲觀和迷惘。

「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樣的話,你可能會找出問題,從而促使你有改善,從而促使一種,從宏觀角度來說的話,社會和世界才會有進步。」吳承謙說。

「其實香港有很多很多有心的年輕人,想從事人道服務工作,希望出來幫忙,出來做志願者,去為社會服務。我想這些年輕人的數量並不少。最主要的是,你要給他們機會。他們需要有一個能讓他們參加的系統,幫助他們實現服務志向。」香港共享基金會非洲項目總監杜沛欣,是負責帶隊實習的導師之一;在她看來,「項目能和學生互動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提供這道門。他們可以透過這個項目,有很多不一樣的經驗。」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表示,創辦共享基金會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啟發更多香港年輕人,成為國家援外建設的「先頭部隊」,和國家一起站上世界舞台。

香港共享基金會老撾項目專員高曉燕認為,項目所促成的「民心相通」意義,就是彰顯「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大家的心都是善良的」。(夏家朗攝)

「有部份香港年輕人,對香港未來發展,尤其是政治事務,確實有不同看法,我們毋庸諱言。」梁振英認為,香港一方面可以不斷向他們解釋「一國兩制」的憲制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展一些新的議題,「讓他們知道,我們作為中國人民一份子,今天在世界舞台上,他們可以扮演什麼角色,而我們中國在今天的地球上,到底處於什麼位置。」

「譬如說,香港年輕人如果對醫護工作、公共衛生、社區工作、社會服務感興趣,這幾個專業都是我們非常需要的,我們可以為其提供事業、人生,發展的舞台。」梁振英坦言,對於他那一代人來說,若想從事國際人道援助工作,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如今國家已經發展起來,而且提出「一帶一路」這個有望重構現有世界發展格局的倡議,他也希望可以透過共享基金會這個平台,讓年輕人感受到,「當國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他們的人生舞台也會越來越大,他們事業發展的方向和選擇,也會越來越多。」

「這是我們成立基金會的其中一個願景,應該有更多亞洲人參與(國際人道援助),而我們中國人需要踏出第一步!」根據陳英凝這些年在前線救援的觀察,「在他們(受援國家人民)眼中,他們真的分不出來你到底是來自哪裏的中國人,他們只是知道,我們這個來自中國的團隊,很努力地融入當地的技術和工作人員,一起工作。」

「這可以彰顯友誼,也可以彰顯年輕一輩的香港人,或者說中國人,都很抱擁這個世界!」陳英凝強調,共享基金會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樂意招募不同專業背景的年輕人,「希望可以做一個橋梁,給我們的年輕人,中國內地的年輕人、香港年輕人、海外對中國有熱心的年輕人,可以一起工作...讓大家都可以為自己國家去貢獻一點力量。」

除了想為年輕人開拓更多參與國家、貢獻世界的機會,共享基金會最重要的「第一」,就是中國第一個到海外進行人道醫療援助的民間慈善組織。

「我們完全不是商業性的,我們是帶着錢來做的,不是在這裡賺錢走。我們做一點公益事業,通過一個簡單的手術,希望全部因為白內障致盲的朋友,都能夠恢復視力。」梁振英相信,香港在國家開展國際公益活動方面,可以發揮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因為香港具有悠久的慈善事業傳統和優良的民間捐獻文化,更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公益人才庫。

+4

梁振英也反覆強調,之所以透過一個民間慈善平台去實踐「一帶一路」倡議,「是希望把『一帶一路』的精神,更好、更全面地體現。不只是老撾,還有其他受援國家,我們能夠藉此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一帶一路』的初衷。這是10年前就定下來的,那個時候就有『民心相通』的『互聯互通』,就有『共商』、『共建』以外的『共享』精神。」

談及「民心相通」,來自廣西、老撾、香港的他們,都有一番特別的體會。

「我們在這裏,來到老撾學會的第一句老撾語,就是『kaob `jiai』、『kaob `jiai』,一開始沒聽懂,就是『謝謝』的意思。他們特別感謝我們,我們真的感覺到,當你真真實實幫助到他們之後,我們的心是相通的,儘管大家不是同一個國家的人。」蔣艷華一臉滿足地說道,「我們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我們也感覺到很幸福。」

「(老撾文)共享基金會『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為老撾全國人民帶來光明。謝謝。」103醫院院長Savengxay Dalasath受訪後,特別用普通話再講了一遍「謝謝」。

「『民心相通』就是,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大家的心都是善良的。如果不善良,中國人也不會來幫助老撾,他們從比較先進的國家來,並沒有歧視我們這個小國家,而是像朋友一樣對待我們。」高曉燕的分享同樣發人深省,「我們老撾人也讓他們了解到,雖然我們是小國家的人,但是我們是一樣的,我們的心也很大。我們也是善良的人。」

「有香港學生去探望婆婆,有廣西醫生幫她做手術,有老撾人幫我們翻譯這個故事。我們全部人坐在一起,用很多不同語言,很開心地聊天、吃東西。這就是一個民心相通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杜沛欣本身是瑞士香港混血兒,當時用法文與婆婆交流。

「直到有一天,我們希望老撾能夠,通過香港共享基金會的努力,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隊的奉獻,再也沒有白內障致盲的積壓病例。」這是梁振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