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評估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 延誤兩年至2020年完工

撰文:黃雅盈 陳嘉敏
出版:更新:

港珠澳大橋相關工程、造價高達448億元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又再延誤!路政署今午(17日)突然召開記者會,指因應工地實施情況及工程複雜,北面連接路海底隧道的設計及施工方案需要修改,惟承建商最近提交的粗略修改方案,涉及的建造費用不合理地高昂,署方仍要與承建商商討,影響工程進度。
路政署評估,承建商如若能充分合作適時完成合理的修改設計,現時北面連接路的最新完工日期也要延後兩年,至2020年完工,而南面連接路則預料最快2019年上半年完工。

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延至2020完工。(路政署圖片)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道分南北兩段,分別將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接通北大嶼山及屯門。連接北大嶼山的南段工程原預計可與大橋同步啟用;北段工程則預計2018年底通車。惟去年10月底路政署發新聞稿「自爆」,連接路工程無法按原訂目標完工,須全面檢視通車日期,原因包括海底隧道鑽挖工程遇到的岩石比遇期硬,以及在海底鑽挖需面對較大水壓,承建商需聘請接受過高壓環境工作訓練的專門人員工作等。

修改設計建造費被指不合理高昂

路政署署長鍾錦華今午聯同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管理處處長李偉彬,召開記者會交代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最新工程進度。路政署指,整個連接路項目,以北面連接路海底隧道段工程最為龐大和複雜,工程面對各種技術困難。署方於2015年9月聽取專家意見後,決定修改北面連接路的海底隧道走線,將其降低約10米,故口岸人工島下的一段約700米長隧道的設計及施工方案亦要作出相應修改。而口岸人工島早前曾發生「飄移」,隧道設計的修改亦需顧及人工島鋼圓筒海堤頂部向外的伸延及深層土質較預期複雜的影響。

不過,鍾錦華稱承建商「寶嘉-布依格聯營」遲遲未能提交設計修改方案詳情,經政府多次催促後,才於近期提交粗略修改方案,惟涉及的建造費卻「不合理地高昂」。鍾指承建商無向路政署提及過遇到困難,署方正追問遲交設計的原因,冀承建商以合作態度,盡快提交符合成本效益及合約要求的方案。按目前情況,兩部隧道鑽挖機原預計下月下旬相繼抵達建造在香港口岸人工島的隧道通風井,惟上述隧道的修改設計方案未能及時完成,將會令隧道鑽挖機出現空檔期。路政署初步評估,如承建商能夠充分合作,適時完成合理的修改設計,並盡力追趕工程進度,相信連接路工程最快2020年完成。

至於南面連接路,因應複雜的施工環境,承建商須於緊迫的工期內灌製約2 600件巨型的橋面預製混凝土組件,及採用多種機械及方法吊裝橋面組件。路政署預計2019年上半年才完成南面連接路全部工程。

路政署被指未掌石屎編碼,以至遲遲未能找出有問題石屎用於哪個位置,圖左為署長鍾錦華。(資料圖片/倫星揚攝)

鍾錦華拒絕透露承建商提出的建造費金額,亦不肯透露現時工程的應急費用餘額。他只稱,如依照顧問公司及專家估算的修改設計工程開支,應急費是「綽綽有餘」,毋須再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如果承建商繼續拖延,政府如何應對?鍾錦華指,如承建商「非常不合作」,政府有「殺手鐧」,確保可以繼續推展,但他說,現時不適宜透露「殺手鐧」的方向,又指承建商的表現會影響將來投標,雖然現時工作得「比較慢」,但相信對方不會故意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