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死觀】切腹最「聖潔」 日人信「死法愈殘酷愈易重生」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1970年,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進行政變演說失敗,當場切腹自殺,享年45歲。
日本人認為「切腹自殺」是最轟烈的自殺方法。考古學家指出,日本人相信靈魂不滅,人死後靈魂依然會殘存在世間。而日本神話則進一步推進,死法愈殘酷愈轟烈,靈魂愈能夠徹底地重生。
歷史上更有日本軍人切腹後,趁尚有一口氣,用自己的鮮血寫辭世詩,表達不憤。

日本有電影以切腹為題材。(網上圖片)

  日本神話:死法愈殘酷 靈魂愈能夠徹底地重生

在日本的神話中,描述到亡者會前往常世國或黃泉國。儘管之前必須先通過一段漆黑的場所,但不久後就會升上高天原,然後再度下降到凡間來,呈現如此的循環。所以,依照日本人傳統的生死觀,死亡這件事在我們眼裡,其實帶有永恆不滅的生命力。也就是說,我們認為並沒有所謂真正、永遠的死亡。而西洋人難以理解的「切腹」,便是從日本人的生死觀衍生而來。

對日本人來說,這種壯烈的死法是最能夠表現一個人高尚的品格、靈魂的聖潔,或者是他的個性美。至於為什麼是切腹這種形態呢?那是因為他們認為一個人的死法愈是殘酷、愈轟轟烈烈,他的靈魂愈能夠徹底地重生。不僅如此,當他的死法愈是壯烈,他新生的魂魄將擁有愈強大的力量,能夠在死後完成他生前無法實現的打敗敵人的願望。
三島由紀夫不惜脅持人質策動自衞隊政變推翻憲法,可惜無人響應;最終以切腹終結自己的生命,直至今天仍引起日本國內不少反響。

  日本人將殉情、殉道稱為「心中」

類似切腹或殉情、殉道這樣的自殺形態,均源自日本人的生死觀。附帶一提,關於為什麼把兩人以上共赴黃泉的情形稱之為「心中」呢?

對此,學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我個人採納的說法是:把忠義的「忠」字倒過來寫,便成了「心中」一詞的來由。它所蘊含的意義,便是對比於武士的忠義精神,主要表現的是百姓庶民的一種奮死抵抗的姿態。

換言之,在過去的封建時代,老百姓若是起而反抗那個以忠義為代表、非人道的高壓統治政權,因而葬送性命的話,這種死法——意即「相對死」(「相對死」為江戶幕府法制上的用語;有鑑於百姓自殘的風氣已擴大釀成社會問題,幕府除了嚴格取締並懲戒外,由於「心中」一詞通漢字的「忠」字,故嚴禁使用此語,改稱為「相對死」。)——就稱作「心中」。

所以,「心中」的實際行動,同樣是以互相傷害的方式來求死。透過這種壯烈的死法,達到淨化當事人靈魂的目的以外,亡者也會帶著生前的悲憤前往死後的世界,最後兩人將能重新轉世投胎在他們所期望的理想世界。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電影《黑蜥蜴》中演出。(視覺中國)

  切腹者用自己的鮮血寫下辭世詩

切腹,更是這類思想的典型範例。光是切腹的形式,就可區分為好幾種:從三島由紀夫為代表的一般型切腹,到站著切腹的「立腹」,各類型都有。

慶應四年,明治維新時期,曾發生一起著名的堺事件。當時,負責駐守堺市(大阪附近的城市)的土佐藩藩兵殺害了11名法國水兵,因而招致法國的強烈抗議,要求日本必須將相關人等處斬並賠償。最後,一干土佐藩藩兵便在妙國寺當著法國公使的面前,一個接著一個切腹自殺。

其中,六番隊長箕浦猪之吉雖然切腹了,卻遲遲未喊出「介錯」(註:介錯,日語唸作「go kai syaku」,指的是在切腹儀式中為切腹自殺者斬首,以求加速當事人的死亡,避免痛苦折磨的過程。執行者即稱為「介錯人」。),以致於介錯人無法順利出手讓他人頭落地,束手無策之下也只好耐心靜等。

此時,只見箕浦隊長猛力掏出自己的內臟,排列在自己眼前的地面上,並用鮮血寫下辭世詩,然後瞬間把剩下的內臟從肚腹揣下來,朝著法國公使丟擲過去!導致對方一時腦貧血昏了過去,切腹謝罪的儀式也戛然中止。

電影「切腹」劇照(網上圖片)

  「介錯」人斬首減低切腹者痛苦

後來,法國方面威脅日本「如果不付賠償金,其他人就等著繼續切腹吧」,日方討價還價之下,最後以15萬鷹洋(一種墨西哥銀元,因幣面圖案為一隻叼著蛇的鷹而得名。十九世紀隨著墨西哥獨立,大量流入中國的大清皇朝,相對於西班牙的「佛洋」,稱之為「鷹洋」。二十世紀初,成為流通於世界各地的熱門貨幣。)定案,取而代之換來的,是其他隊友的性命。

但是就在隔天,剩下的藩兵因對自身的苟活感到羞愧,選擇集體在大阪的大江橋上一同切腹自殺。

書名:《梅乾與武士刀:在傳統文化中的古老智慧,揭開大和民族創新獨步的關鍵》

作者|樋口清之 Higuchi Kiyoyuki
1909年出生於奈良縣,以其專業被奉為日本考古學界的第一人而享譽全國。畢業於國學院大學史學研究科。畢生致力於日本考古學的發展,對於草創時期含登呂遺跡在內等重大發現,貢獻良多。樋口先生逝世於西元1997年。

譯者|鄔菲

出版社:時報出版

《香港01》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大小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