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場】怕死 愛食叉燒炒飯 尋找祖師奶奶張愛玲的「命書」

撰文:清君
出版:更新: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文:清君

這本書號稱廿萬字,內容可真不是蓋的。假如不是對祖師奶奶張愛玲有熱切渴求,大概不會翻那麼多史料、文獻去作考證工夫,繼而整理冶煉成一共十三篇文章吧?

要閱讀這本書的讀者要注意了,這是「考證」的書,是嚴肅的,是沉悶的──這不是貶損話,而是確實如此,在數碼時代誰還會花心力慢慢吞廿萬字下肚?喜歡張愛玲的,大概早已將《傾城之戀》、《十八春》(又名半生緣)生吞活剝了,但從未讀過張愛玲的,或者只要一探馮晞乾這本《在加利多山尋找張愛玲》,就會對祖師奶奶產生強烈興趣,上追至紅學傳統以降,糅合東西文化的著名作家。成名要趁早,張愛玲的名成得很早,而至今亦未消散。

《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封面(攝影:清君)

書籍起首即以〈愛憎表〉切入,讓認識不認識張愛玲的人,都先有個了解的底蘊──張愛玲最怕死;自己都記不起原來最喜歡吃的是叉燒炒飯;最恨是一個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結婚……

這樣零零碎碎的片段,已經充分惹起讀者對張愛玲的想像──好像跟我認知的她不太相符……及後,馮晞乾開始解釋重構、整理〈愛憎表〉的意義,就着筆跡難以辨認的手稿,這是非常浩瀚的工程,除了筆跡,張愛玲運用的縮寫、符號等也是有頭沒尾的,大大增加考證難度;而在這裏,考證工夫完畢還能與她寫小說的準備工夫等扯上關係,不得不寫個服字,亦對馮晞乾與編輯這本書的編輯致敬!

張愛玲手稿(翻攝自《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

這是一部類學術的文集,為什麼我會說是「類」?其一,他採用了嚴密考證但寫不出來並不充滿學院意味;二來,也有些跳脫推測的章節,例如大家都愛探聽八卦的八字、算命──張愛玲命書考,或者在一些學者眼中這是有點滑稽的。而其實這部分,又配合張愛玲一生信仰神秘、命數的性格,她是篤信命數的,一直要趕大運──一九六三年的大運,可惜的是當時《少帥》一書半途放棄,可見當時張愛玲是如何灰心──她努力蒐證,卻連續遭到出版商的阻撓,外國人對「三字經」一頭霧水。可見有時你付出萬二分努力,時也命也,有些事情不能為就不能為。

書本內容豐富,恕我不逐一講解,然而,張愛玲寫作風格變了這點,根據馮晞乾的抽絲剝繭,吾信服之。不過,當中牽涉之文學理論、寫作手法,又是否真屬張愛玲本人原意呢?須知道,寫作、創作是一個無意識之行為,就算潛意識心中有個底,擬定寫作大綱,也不全然會「我跟這個手法來寫」、「我套用這個理論」……這樣的「創作」,充滿計算而又阻斷一切可能。我只有這個疑問,但這並不是什麼大哉問,又或者馮兄見到這樣的質疑,早就竊笑,甚或乎反問:「這小子到底有沒有認真在看啊?」

年輕的張愛玲,很像明星演員吧?(資料圖片)

這不要緊,反正這套書的目的,就是要勾起大家對張愛玲的興趣,而這本書,也確實讓我這個原本對張愛玲完全不認識,至少了解多點。順帶一提的是,資料豐富、註腳甚多,不論作者、編輯、排版、設計都應該耗費了很多工夫;又這個封面設計,簡潔得來帶點古雅,又不失時代感,那兩個字「愛玲」,若隱若現,唯一不明白的是為何正文比書套凸出太多。那裏有匠心獨運的花花設計,但也真的凸出太多了吧!

牢騷發完了,順帶一點題外話,為什麼外國如日本可以做到《文豪野犬》般糅合經典與流行文化,但香港卻做不到?大概是因為我們並未熟知我們本該熟知的作家吧。

日本文豪太宰治(文豪stray dogs 動畫截圖)

【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尋找祖師奶奶的「三字經」 馮晞乾「張愛玲命書」考」】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