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羅陀的命運】英國本土與殖民地有何分別?

撰文:陳子煒
出版:更新:
從2002年開始,英國海外屬土的公民都可獲得英國國籍(網路圖片)

(本文原載2017年4月10日《香港01》周報第55期B16-17版,按此訂閱周報

曼島(上)與海峽群島(下)為英國「皇家屬地」,有獨立的司法系統,亦不屬於歐盟成員(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擁有包括北美洲、澳洲、南非、印度次大陸等廣大領土。英國為了區分眾多不同的領土,將其分成多個部分。英國的全名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法律意義上,只有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四個部分是聯合王國的構成部分,我們可稱之為「英國本土」。除此之外,英國在英倫島附近尚有兩處領土:分別是位於愛爾蘭海峽的曼島(Isle of Man)與在英倫海峽的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這兩處領土地位特殊,並不屬於聯合王國一部分,有各自獨立的司法系統,稱為「皇家屬地(Crown Dependencies)」。

而除了英屬印度需要以省(Province或更早期的Presidency)作稱呼外,殖民地(Colony)一詞大致上通用於其餘領土。二戰之後,殖民主義開始沒落,而英國很多殖民地也在反殖浪潮中相繼獨立。1960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第1514號決議中的《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中列明,各國應該給予殖民地自決獨立的機會。這宣言進一步誘使英國處理餘下殖民地的前途問題,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英屬殖民地的前途談判都是始於1960年代。

1970年代,英國開始檢討殖民地國籍法問題,英國議會最終於1981年通過新的《英國國籍法》,將殖民地由「直屬殖民地(Crown Colony)」改為「英國屬土(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法令生效於1983年,曼島和海峽群島因為與英國本土關係密切,居民因而可以得到英國國籍。但在原殖民地中,只有直布羅陀和福克蘭群島居民得到英國國籍,其他居民只稱為「屬土公民」又或是「海外公民」(沒有英國國籍及公民權)。

該法令又衍生了1985年的《香港法令》,讓香港屬土的公民有權申請成為英國海外公民。但如前所述,海外公民並沒有英國本土公民權。1990年《英國國籍(香港)法令》又推出「英國國籍甄選計劃」(又稱「居英權計劃」),讓香港特殊人才申請加入英國國籍,防止香港人才因1997年回歸而進一步流失。

2002年英國議會通過《英國海外領土法令》,進一步容許所有原屬土公民直接獲得英國國籍,而又將「英國屬土」改稱為「英國海外領土(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這項法令通用至今。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英國本土與直布羅陀兩個部分加入了歐盟(即使曼島與海峽群島皆非歐盟成員)。簡單而言,直布羅陀現在法律上為「英國海外領土」,並不屬於英國本土的一部分,但同時又是歐盟成員的一部分,其大部分居民於1983年以後獲得英國國籍。

現時英國於世界上尚有14處海外領土,當中不少為前殖民地(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直布羅陀的命運之一】直布羅陀的恩恩怨怨

延伸閱讀:【直布羅陀的命運之二】英國地中海世界一塊拼圖

延伸閱讀:【直布羅陀的命運之三】地中海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