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英國港人專訪:倫敦樣樣貴首年無安全感 「冬季抑鬱」成話題

撰文:朱利安
出版:更新:

近年不少香港人選擇移民海外,其中不乏隻身移民英國的年輕人,但在遠方開展新生活並非易事,去年底1名27歲香港碩士女生移民英國後因無法應付高昂生活開支,懷疑患上心理疾病後自殺身亡,事件震驚英國港人移民圈。2名分別居於倫敦和曼徹斯特的27歲港人接受《香港01》專訪,不約而同地表示移英的第1年難免壓力較大,搵工、捱貴租加上通脹嚴重,「樣樣都要慳」,加上去年11月起步入冬天,日照時間短和天氣不穩,「冬季抑鬱」(Winter Depression)更是朋友之間討論的話題。
悲劇發生後,許多港人在移英群組內互傳訊息呼籲守望相助,受訪者指港人在英國凝聚力強,各城市甚至地區都有社區群組,有困難開聲找人幫忙,若倫敦生活費貴大可搬去第二區,「呢個世界仲有好多出路」。

倫敦租金相對高昂,金較便宜的「共居房屋」亦要數百鎊,圖為當地租屋網的「共居房屋」招租廣告,設有浴室廁所的套房月租900鎊,厨房則屬共用,另設有露台,環境相當整潔。(租屋網rightmove.co.uk圖片)
+2

據報道,在倫敦輕生的香港女生居於里士滿(Richmond),以月租900英鎊(以1鎊兌9.7港元計算,約8730港元)租住公用廁所的公寓,但工資太低,面對低工資難以支付食宿的困境,加上居住環境惡劣,令其壓力大增。記者翻查英國最大的房地產網站「rightmove」,里士滿同一租金價格的公寓差異頗大。月租900英鎊的選擇之中,包括一間距離地鐵站10至15分鐘路程的公寓客房,每間客房配備一個浴室及落地式衣櫃,厨房共用,公寓設有露台。另外,距離地鐵站約1英里(15至20分鐘路程)的住宿選擇則包括一間可供6人居住的公寓,內設2間浴室共用。

居於倫敦斯特拉福德(Stratford)區的麥先生於去年2月移英,表示最近倫敦多區租金明顯大升,有友人的1房單位月租由1,500鎊(約1.45萬港元)增至2,100鎊(約2.03萬港元),租金較便宜的「共居房屋」(Share house),也需至少600鎊月租(約5,822港元),還要共用廁所、廚房等。麥先生續指,由於初到埗沒有當地工作證明和前業主的推薦信,故不少港人首次租屋時,均要預先支付一整年的租金,導致移英資金失去一大半,在極度的不安全感下趕忙找工作,「嚟到呢度就想快啲有收入,唔想食老本」。

麥先生表示,雖然在英國生活開支大,「但香港人精神打不死㗎嘛,邊度都能屈能伸」,分享自己與身邊朋友在衣吃行方面的「慳錢招數」,例如買電熱氈以避免開家中暖氣,減少電費開支,下載各大超市的應用程序,留意優惠和特價貨品,間中也會逛一下超市特價貨架,購買即將過期的食材;在出行方面,麥先生稱其每天通勤的交通費約3鎊,但自己會盡量在非繁忙時間搭地鐵,以及使用Railcard獲取折扣。

近年移民成為港人熱門議題之一,但並非人人移民都能生活如意。(資料圖片)

在去年5月到曼徹斯特生活的陳小姐就表示,一般港人較難適應與當地人居於同一屋簷下,聽聞不少租住「共居房屋」的朋友訴苦,稱室友常半夜帶朋友回家、廁所髒亂不堪、不清洗用過的廚具等;但假如想獨居,每月支出包括租金、水電費和市政稅,甚或高達1,000鎊(約1萬港元),「一開始嚟到返(工)倉,或者搵到普通文職,人工已經冇咗幾乎3分2,真係冇乜閒錢用喺其他娛樂」。

她續指,自從去年10月至11月入冬,每天下午4時便天黑,日照時間短加上天氣寒冷,難免令人容易心情低落,「日日起身返工未天光,工都未放出面個天已經黑晒,朋友成日講嘅Winter Depression(冬季抑鬱)其實唔係好罕見嘅事」。

對於港人移英壓力大方面,陳小姐稱居英的港人大致可分為兩種,部份人一家人或者與另一半移民,但也有不少隻身開展新生活的人,「一家大細嚟嗰啲好多都買晒樓真係半退休咁,而情侶一齊嚟嘅都叫有個照應,但自己1個人嚟嘅,有啲人經濟狀況未必好好,你諗吓一炮過交成年租、買車,次次出糧交稅交國民保險得返八成人工,所以第1年壓力同嗰種不安全感真係好大,好想快啲安頓好所有嘢」。

2022年5月到英國生活的陳小姐指出,當地香港人凝聚力強,各個城市甚或細分至地區也有大大小小的聊天群組。(Unsplash)

不過,陳小姐亦指出當地香港人的凝聚力強,各個城市或細分至地區,均有聊天群組,「細group到有踢波、研究咖啡、煮飯嘅,大group入面就幾時問租屋或者地區嘢,其實好快都有好多人解答」,認為只要預先做足功課和心理準備,移民並非一大難事,「好似我咁掉返轉,一開始所有嘢都做最壞打算,嚟到之後反而覺得好多嘢都比想像中好,心理壓力自然冇咁大」。

陳小姐指任何問題都有解決方法,只要肯求助,總會有人伸出援手。她指倫敦發生香港女生自殺悲劇後,港人群組都有傳遞訊息,呼籲要守望相助,「香港人大家會互相照應,有困難開句聲,可以搵人傾訴或幫忙」。她表示很多更早移民到當地的港人分享經驗,稱捱過首兩、三年適應期,習慣了當地的住屋和生活模式,就會相對地過得舒適自在,「倫敦生活費貴咪去第二區住囉,呢個世界仲有好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