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天氣|古人消暑方法多 瞓瓷枕、起冰窖未夠 仲有古代冷氣機

撰文:卓柏安
出版:更新:

天文台今年新增「極端酷熱特別天氣提示」,當預料氣溫預料或已經達極端酷熱,即攝氏35度或以上,就會發出相關提示,市民應留意身體狀況、補充水份及做好防暑設施。炎炎夏日,都巿人都會開大冷氣、再喝一杯冰凍的飲品消暑;但古代人既沒有冷氣機又沒有雪櫃,如何消暑降溫成為一大難題。雖然古代沒有機械產品,但卻不乏「冷氣機」、「雪櫃」相同功能的物品或設備,消暑方式更是十分多樣化,而且百分百環保!

古人要消暑,除了手中一把紙扇外,其實還有很多方法。(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截圖)
+16

【點擊下圖放大即睇古人消暑方法有邊啲 ▼ ▼ ▼】

古人消暑第一式:廉價撥扇
夏天暑氣襲人,最原始、簡單的當然降溫是撥扇,扇子已有相當長遠的歷史,古人大多會使用植物葉子作扇,而富有人家的扇子相對耐用講究,更會有專人隨身撥扇,甚至連睡覺時都有下人在旁撥扇,以人力充當電力撥通宵。

古人會建造冰窖,冬天時將冰放去儲放,到夏天拿出來作各種消暑用途。圖為一個位於北京的冰窖。(視覺中國)
+1

消暑第二式:富貴冰窖
冰塊絕對是消暑良品,古人一樣會製冰,而且方法比現代雪櫃為環保,因古人會在冬天時把冰塊存放入冰窖,等到夏天才就把冰拿出來享用,包括會放到室內降溫,雖然存放和使用過程中耗費人力,但不會遺留危害環境的污染物。

建造冰窖所費不菲,最初只有達官貴人、社會名流有能力享用,但到了明、清年間已開始普及,一般百性都已可以在炎夏中以冰塊消暑。

古人製造的冰鑒,夾層可放冰,內層可存放食物,而且有鏤空花紋可釋放涼氣降溫。圖為一個於博物館內展出的冰鑒。(視覺中國)

消暑第三式:古代冷氣──冰鑒
古人的冷氣與冰窖一樣環保,有冰塊就能有效降溫,因需使用類似雪種的物質,也不會產生大量熱氣。古代的冷氣機被稱為「冰鑒(音:監)」,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且同時具備雪櫃的功能,一舉兩得。

冰鑒最初是以青銅鑄造,設有內外兩層,兩層之間的可以放入冰塊,內層器皿可放入食物或飲品,除了可直接打開蓋散發涼氣,外層金屬亦有鏤空花紋,涼氣會從中慢慢飄出,為室內降溫之餘還可以冷藏食物,古人智慧輕易達到一舉兩得。

不過,由於青銅器散熱快,到宋、元、明、清時代左右,古人便開始以木製的冰桶取代冰鑒,木桶一般會用紅木及花梨木,木料塗上透明的清漆,內層和外層分別會貼上錫箔及以銅片包裹,再加上蓋子及底座,涼氣飄出時又可以為房間降溫,冰塊在內更可以整天都不融化。

為了在炎炎夏日中睡得安穩,古人會使用瓷枕,以便在睡覺時消暑。圖為一個於博物館內展出的瓷枕。(視覺中國)
+9

消暑第四式:瓷枕
酷熱天氣下,總有人會「熱到瞓唔着」,沒有冷氣的古人亦不例外,但也有專屬的「睡覺神器」,那就是使用瓷枕,讓自己睡覺時可以「由頭涼到落腳趾尾」。皆因瓷枕表面會有一層釉,手感十分冰涼,頭部涼快自然可以睡得更好。

涼殿的設計可消暑降溫,是皇帝或達官貴人的避暑勝地。(網上圖片)

消暑絕招:涼殿
今日今日,各大商場都有免費冷氣長期供應,到處都是「避暑山莊」,但古代皇帝則要到真正的避暑山莊才能消為降溫。而在唐代,古人為了降溫,便在涼殿中央裝上機械,撥動的扇葉能將水的涼氣帶到涼殿之中。其後到了宋代,人們想到在涼殿附近的水池及大廳栽種植物,令涼氣滲透到涼殿,那樣不止透心涼,還可以有陣陣花香,十分有詩意。而涼殿的設施不斷進化,其後更有機械將水送到屋及涼亭頂部,形造一個個水簾,身處其中自然無懼夏日熱辣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