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減壓】事情不似預期?減輕失望苦惱,由靜觀呼吸做起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李昭明(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

在工作上、人際關係上,我們都大概曾這樣想:「我以為我努力上司就會欣賞我」、「我以為我每日send message佢就會原諒我」、「我以為我照足育兒書做,BB就會聽話」,然後就是一句「原來不是」,「以為」和「原來」的落差往往使我們陷入困擾之中。

「以為」反映了我們對事物的期望 (expectation) 和預設 (assumption),當事情不是按我們的預期發生,又或者與預設有衝突時,我們會感到失望和苦惱。有時候,我們會把問題歸咎於單一因素,以為是時不與我,以為是別人的不合理,以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卻很少想到問題是出於預期和預設與現實不符,打從一開始我們對事物的預期就是把自己絆倒的石頭,我們的預設也蒙蔽了雙眼,使我們看不清事物的實相,是謂「一念無明」。

舉個例子,有些人以為在工作上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可以有所發揮,有能力就自然會有上司和同事欣賞,但當奮鬥一番後,上司並不如想像中支持自己,又或者同事並沒有如預期般配合時,工作效果未如理想時,才驚覺當初的期望和預設出錯,「原來」人事和公司一貫的處事作風是不可忽視的,「原來」一分耕耘未必是一分收獲的;又例如,有些人以為只要付出更多就可以和伴侶有穩定的關係,當最後伴侶仍然離開自己時,才發現「原來」一段健康的關係是不可以勉強的,「原來」我們不可以為了伴侶而失去自己的個性。這都是「以為」遮蓋了現實的例子。

人對所有事物都有數不盡的「以為」。我們太習慣有這些預設,很容易視預設為不可推翻的定律,而這些「以為」是很難被我們留意到的。說到這裡,你可能在審視自己對事情的預設,又或者思索如何放下對事情的期望。首先,我們要了解每一個人都有預設和期望,預設和期望可以有助我們建構對世界的理解,也有助我們採取行動達成目標。只是當我們看不清楚自己的「以為」,又或者太執著於自己的期望和預設時,就可能會使我們的智慧少了一分,令我們感到痛苦。

用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好,雙腳平穩放在地上(視覺中國)

練習靜觀 (mindfulness) 就是可以幫助練習者看清楚事物的實相,從而找回內心的平靜,一行禪師說靜觀是讓現實活過來 (make the reality alive)。簡單以靜觀呼吸練習為例,很多練習者初時都會有以下的發現,「原來我的呼吸節奏是很亂的」、「原來我的呼吸是很急促的」、「原來我每個呼吸都是不一樣的」,這個「原來」正正就是來至「我以為呼吸是平穩的」、「我以為每個呼吸都是一樣的」。我們對呼吸這麼平常簡單的事情也會有預設和期望,更何況是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呢?

靜觀呼吸練習(5-10分鐘):

1)我們可以用一個自己認為舒服的姿勢坐好,雙腳平穩放在地上;除非您的腰背有損傷,否則背脊盡量不要靠著椅背,保持背部垂直;頭向前,不需低頭亦不需昂後;雙手可以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上、向下都是可以的,又或者是其他您覺得合適的位置。

2)慢慢將注意力放到呼吸上,留意一下呼吸的一起一伏,觀察一下呼吸是快、是慢?是深、是淺?我們不需要控制呼吸,不需要刻意地快、不需要刻意地慢,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了。(注意:靜觀呼吸並不是深呼吸,我們只需要自然地呼吸)

3)如果發現自己分心了,不要緊,這是十分自然的事,不需要批評自己。我們只需要溫柔地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就可以了。

「靜觀」是需要持續練習的,單看文字很難實踐出來。別輕看一個呼吸,一個呼吸可以看清我們的預設和期望。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