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一個人,只需一秒?一秒定型,原來是大腦「保護機制」發功!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我們學的是,不要以貌取人,現實中卻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

近日有朋友失戀,急急找女伴慰籍「寂寞的心」,為免重覆犯錯,他便叫一班朋友幫眼看看。以前總要約出來,現在只要一機在手,總有方法「窺探」一下對方的生活。我們滑着電話,看見那女生畫着濃眉大眼,差不多整個Instagram 都是自拍相片,坦胸露臂,自信十足。我們一眾朋友都「耍手擰頭」,說不上原因,就是不喜歡,心想朋友這次是不是瞎了眼。

聽說愛上一個人只需4 分鐘;我就說,討厭一個人一秒就夠。

(《One day》劇照)

以貌取人原來是「保護機制」?

(《13 reasons why》劇照)

「以貌取人」從來都是個我們怎都改不掉的壞習慣。但原來這並非因為我們沒有修養,而是大腦啟動了「保護機制」。根據《The Guardian》早前的報導,形成第一印象只需100毫秒,比我想像的還要快。

要形成第一印象,主要靠腦內的杏仁核(amygdala)和後扣帶迴皮質(PCC)。杏仁核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等等五感轉化成社交訊息;而PCC則是把這訊息聯繫到我們的過去及情緒。這兩個即時反應讓我們快速判斷,是否喜歡這個人,會跟他們繼續交往還是不再理會。

這無關修養,只是腦內的「保護機制」,讓我們快速判斷眼前人是否有威脅。因此,我們只能以最表面的「證據」作出判斷,如他們的容貌、衣著和談吐舉止。我們會把這印象與自己的過去相比,找相同的地方,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作判斷;要是沒有相同之處,腦袋就會「作故事」來補償,這就解釋了我會為甚麼總是戒不了「道聽途說」或「聽是非」的懷習慣。

「聽是非」的第一印象難以打破:所有反證都是例外

(pinterest)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便難以打破。以前大學迎新營,大家都可能玩過First Impression這破冰遊戲。玩法是大夥兒分成兩隊,列出一系列的「性格特徵」,再互投「暗票」,算是最含蓄又最有效的「自我介紹」。當中最有趣的地方當然是那些「性格特徵」,皆因全都是大家初次見時不會談及的。現在已想不起那幫朋友確實寫了甚麼,卻記得那次之後,與他們交談都不其然想到遊戲中那個表。第一印象少於一秒便可形成,但也可全然是偏見,影響深遠。

上述的分享中,這樣認識朋友都未必不好,畢竟你的外表與寒暄也反映了一部份的自己。更甚的是,就算我們沒有見過對方,只是聽過別人說起,也會不自覺地形成第一印象。你以為只要見了「真人」便可以修改我們的印象、重新認識對方?少年,你太年輕了。無論他們說了甚麼、做了甚麼,你都只會解讀成符合你「第一印象」的意思。至於其他真的是說不通的,腦袋便會「欺騙」你都是「例外」。

人言可畏:向「是非」說不

(pinterest)

這並非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只是人言可畏,不單令自己對人有偏見,難以交深,有時自己成了受害人,也懵然不知。

若你慣了從聽來的事批判一個人是怎樣,那叫你批判「是非」本身應該不難。要完全不聽是非,是不可能的。但聽的時候,你卻可以常抱質疑態度,如是否合理?為甚麼要說給你聽?那個人說的話是否可信?從哪兒聽到?這些都可以減少我們形成錯誤的「第一印象」。而且,與其聽別人說,倒不如自己觀察和認識,亦可比較他跟你或與別人相處是否一樣,這些感覺都比聽到的可靠得多。

最後,自己也當然不能亂說人壞話。以前「年少無知」,聽到好姊妹訴苦,總會跟著她討厭其男朋友,力勸他們分手。但往往吵架過後,他們又好像無事一般,反覆多次後,不禁覺得這樣實在浪費我心力,而其實每人都試過跟朋友訴苦,把伴侶數落得一無是處。長大了才發現不必那麼認真,她不是真的討厭自己男朋友,而是需要發洩。而憑她的片面之詞,就把那男生定了「死罪」,實在不對。那女生不但得不到支持,也難以聽到有建設性的意見。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lifehack